联系我们

给我们留言

联系我们

地址:福建省晋江市青阳街道洪山路国际工业设计园纳金网

邮箱:info@narkii.com

电话:0595-82682267

(周一到周五, 周六周日休息)

名师专访第67

返回名师专访列表

名师简介:庞茂琨,四川美术学院院长、教授,中国著名油画家。作品曾参加第六届、第八届、第九届全国美展,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中国油画展,纽约“中国当代油画展”,东京“中国现代油画展”“中国油画肖像百年展”“98亚太地区当代艺术邀请展”等重要展览。出版《庞茂琨画集》《油画语言》《色彩基础教学》《中国高等美术学院艺术论坛——彷徨架上》等著作,油画《触摸》发表于《走向新世纪——中国青年油画展作品集》,《穿越时间的呐喊》发表于《美术》杂志,《迷失的瞬息》等十四幅作品发表于《艺术界》杂志。

设计观点:独立是创作基本的解读。

个人荣誉:作品《穿越时间的呐喊》获第九届全国美展铜奖;
2001年获重庆市文联颁发的“美术奖”;
2002年获重庆首届油画展优秀作品奖。

问题:

庞老师您好,欢迎接受“师说”专访,与我们共同分享您的创作经验和对艺术的理解。我们知道四川美术学院地处中国西南一隅,但川美的油画却在新时期中国美术发展史上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今天,油画系的整个系科建设和教学改革正处于新一轮的蜕变过程中,请您谈谈在这其中油画系主要有哪些思考?与其他院校的相同系科相比,我们的优势体现在哪里?

庞茂琨:

美油画实际上有一个传统脉络,它出道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由罗中立教授他们7778级一大批人创作出来,以后就在全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当时正是改革开放初期,思想解放运动开始,所以当时外面积压了很多的人才纷纷前来求学。其他学校也有,但是油画没有77级,川美是唯一在77级招了油画的,所以当时他们是很强的。他们都有丰富的生活阅历,也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学院主义不是很强,到了川美,开始了专业团队的相互促进,便产生了一种创作习惯。我们那时候还小,但记得业余时间基本上在创作。虽然条件没现在好,但是这方面的意识很强。这个重视创作的传统一直延续下来,所以油画系的改革也是紧紧围绕着以创作教学为中心来进行的。我们在调整课程内容设置上还是向创作教学倾斜,从结构和内容上都进行调整,最终目的是要出作品。川美出人才就是因为鼓励学生的独立创造意识,鼓励每个学生个性化的发展,自己寻找自己的东西,而不是老师给你什么你就要什么。这里的传统创作风气容易激活学生的独立意识,容易形成他们思想上的活跃,个性化的发展。

问题:

我们见过不少您的作品,您的绘画风格唯美细腻,恬静温婉,优雅且包含诗意,深具古典绘画的隽永和美,作品多是对人的关注,通过人的面貌刻画来表现人的精神世界。那么作为中国当代绘画的新写实人物,您对当代艺术有着怎样的理解?

庞茂琨:

我个人觉得,虽然身处现在这个时代,但我受教育是在七八十年代,还是很传统的,所以好多东西潜移默化在自己骨子里了,相对来说还是以写实为主。从教学来说,自己肯定要适应这个时代,特别是对学生的要求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调整,但自己的创作还是习惯于以前建立起来的一些东西。我是从乡土绘画开始,一直到后来都主要围绕人物题材创作。写实很复杂,既有很传统的古典写实,又有现实主义写实,学院主义写实,以及后来的印象主义,实际上整个体系都是写实的。直到现代主义以后,这种体系才被打破,有了抽象主义绘画。当立体主义以后,绘画面貌才开始多元化分裂,到后现代主义以后,实际上它在选择上又变得很自由。它可以在传统的基础上寻找到一些改变,或者是一种差距,或者是一种组合、综合,从另外一种角度切入都可以改变它很多东西。所以,我想自己是从传统中走过来的,还是可以寻找一些创新点的,这个主要是看它传达出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到不在乎它是否是具象的还是抽象的或者是其他面貌。简单的面貌绝对不能代表当不当代,而是你怎么去调动它、运用它。有时候微妙的差距就可以产生一种当代性,所以我还是致力于以写实面貌这个大的具象为主来传达当代人的大共同情感和时代的特征。所以自己还是在努力吧,不一定是达到了,但我觉得从写实出发应该还是创作得出自己的新东西的。

问题:

您不仅常常在国内举办个人展览,也经常受不同国家的邀请举办展览或参展,您一定对西方国家的艺术形式非常了解。油画源于西方,那么现在我们国家与西方其他国家的油画在艺术形式上有哪些区别?

庞茂琨:

油画这个概念实际上在西方已经没有了,但中国为什么还是很强调油画呢?因为油画是一种外来艺术,是从西方借鉴来的,是用材料来限定的。现在材料被打破了,在西方油画的概念一般不太用了,就叫绘画。他们所谓的油画只在博物馆里面,在学院里面没有油画系,有些甚至就叫视觉艺术或者自由艺术系,它跟设计区别开就行。西方纯艺术的概念就是把材料的局限打破了,但中国还是沿用了。中国有传统的中国画,它就称为中国画系,所以油画还在。因此,中国和西方相比,中国还沿用着相对比较传统的概念,但是实际上在创作的时候并不是很局限,比如说全国美展的时候有油画,每个人画的时候在材料上都在突破,但都归到油画里面,所以这个概念是迟早要改变的。至于内容上肯定还是有很大的不同。中国是从现实主义这条路发展过来的,哪怕后来经过现代主义的一些冲击,这条主线还是存在。但在西方就放得比较开了,都在画人物情景的这种绘画不多,它基本上是突然用声音的、装置的、观念的、写文字的、影像的、照片摄影的特别多,这些多过了绘画本身。绘画里面题材抽象的也很多,但中国百分之八九十都是写实。中国还有些固定的模式,比如用山水画、风景画这种题材来概括的也很多。画人物的是人物画家,画静物的是静物画家,在国外还好像没这么分。他们是以观念艺术为主,基本上是用一个观念一个想法来做艺术的比较多。

问题:

有人说古典主义的画派在西方已经发展到极致了,而中国也在不停地继续发展,但是也没有什么突破。您是怎么看的?

庞茂琨:

如果从创造意识来说,可能会有这种情况,即使画得再好也难以超越西方的艺术范畴。因为西方是从这些一步步革命过来的,它有它的道理,即人的艺术与技术性的东西慢慢脱离。但实际上古典的绘画也不是纯技术,它也反映了当时的文化特征和精神需求,它在绘画里面也有其流程和发展脉络,并不平直。因为有这种东西存在,所以并不能说古典这种艺术方式过时了,只是要用另一种艺术方式将它结合,从它当中走出来。如果单纯的用现代主义的眼光来看的话,现代主义这种东西也是一种很短的时代的现象。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人对绘画是有一种需求的,人希望在平面上绘画,表现一些东西,这是天生的,就像小孩想要画画的那种要求,那种欲望,是人本身具备的。所以它永远也不会突然消失。

问题:

您在学生时代受哪些画派或者画家的影响比较深?在专业的学习上有什么好的建议给同学们?

庞茂琨:

我们当时的偶像就是何多苓、罗中立他们77级这批人,他们画画我们就去看。何多苓他们班上的同学也崇拜他,他画一张画一般都要被他的同学拿到食堂那边,被里三层外三层围观。至于学习建议,我觉得整个学习的过程很重要。第一就是要广泛地看东西、广泛地了解。首先要清楚美术史的脉络,各种新东西,比如新出现的流派、艺术家,要能理解他,要知道他的创作动机,把这些都了解了以后才好做自己的事情。第二,要培养自己的选择能力。把一下就看白的、不喜欢的慢慢淘汰掉,最喜欢的东西要学习过来。第三,要动手实践,慢慢积累。对于喜欢的东西不是直接照抄就行,而是在寻找的时候要不断地跟着画。受影响不要紧,但在画的过程中你得加入自己的感受,自己全方位的修养,包括文学或者其他一些信息提供给你的,把所有这些东西调动、综合、组合、拼接起来。现在这个社会好多东西都被别人做过了,也不可能有一个从天上掉下来的完全独特的东西,只有在学习中慢慢改变一些东西,加入一些东西,最后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


From:四川美术学院


您还未登录

评论

全部评论:0条

x
  • 雏菊花3D打印定制
  • Toy - Daddy Pig 玩具猪
  • GeekCook-《时代》杂志封面相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