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给我们留言

联系我们

地址:福建省晋江市青阳街道洪山路国际工业设计园纳金网

邮箱:info@narkii.com

电话:0595-82682267

(周一到周五, 周六周日休息)

名师专访第41

返回名师专访列表

名师简介:李炳训,男,1984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室内设计专业,现任学院纪委书记、天津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曾任环境艺术系主任、设计艺术学院院长、2007-2011教育部高校艺术类(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全国艺术类专业学位教育委员会美术与设计分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委员会设计教育分会常务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环境设计艺术委员会委员CIID全国有成就资深高级室内建筑师、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艺术设计评审委员、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天津展评审委员等。

设计观点:探讨人类当下和未来生活方式。

个人荣誉:课题“艺术设计综合基础教学的课程建设与实践”获得2009年天津市教学成果二等奖;
教育教学论文分获天津市高教论文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研究成果论文类一等奖、三等奖、优秀奖;
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艺术设计伦理学体系建构及教育应用研究》;
主持完成多项环境艺术设计工程,室内设计作品获中国营造•2009全国环境艺术设计大展专业组银奖;  
2008年被授予中国室内设计杰出成就奖。

问题:

李老师您好,感谢您能接受我们的采访。今天我们想跟您一起回顾您读书时候的情况,您当时入学的情况是怎样的呢?

李炳训:

我是1980年进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学习的,我们是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第四届学生,和前几届一样同学们来自四面八方。当时的一个特点是年龄的差距较大,其中有工人,有知青,也有一些是当时热爱美术的文艺青年…我于1976年从天津工艺美术学校毕业,留校从事教学工作4年后考取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在经历了一些坎坷和波折后终于实现了自己上大学的愿望。

问题:

您当时考学都考些什么科目呢?您大学时期的学习情况是怎样的呢?

李炳训:

记得考试内容有素描写生、色彩写生和专业命题设计。当时考试模式是从绘画角度选拔人才,与现在的艺术教育理念不同,当时我报考的是室内设计专业。那时的设计还是传统的工艺美术概念,当时我所在工业美术系包括工业产品设计、室内设计课程都兼学,而我们这届是纯粹的室内设计专业。那时候的教学模式跟现在相比教材很稀缺,学校图书馆的相关专业资料和书籍也很匮乏,进口的书籍几乎没有,更没有像现在的现代化设备。当时大多数学生也都没有相机,所以基本上通过翻阅书籍或相关资料时用钢笔、铅笔在速写本或小卡片上去收录一些对专业学习有用的文字或速写资料,记得在毕业时每个人收获了有很多的专业资料。我觉得这种通过徒手收集资料的方式很有构思的应用特点,易于记忆,也锻炼了草图能力。在专业学习方面更多的是与老师、同学之间的互动交流方式为主,气氛很好。由于对知识的渴望使我们想尽办法来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当时社会上也没有更多信息的干扰,所以能安下心来学习。除了看展览和课外的活动外,学习生活基本都在教室里,一边做作业,一边相互交流。就专业系统知识而言与现在相比大不一样,专业的知识构架上突出文化的传承,但缺乏国外先进理念的渗透,而且由于那个年代正是百废待兴,改革开放还未起步,设计文化领域外来的信息少之甚少。但是当时唯有中央工艺学院的专业教学体系是系统的、权威的。现在回想起来虽然当时的设计教育各方面条件很有限,在学习过程中也有过迷茫的阶段,但在整个过程中我们一直保持着很单纯的学习态度,通过各种交流和锲而不舍的学习探索,最终还是能够寻找到适于自己的学习方法乃至方向。我们这代人美术基础和艺术修养积累深厚,手头功夫过硬,都是源于那时代的必然。重要的一点:当时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向传统学习的教育教学模式和培养内敛的文化底蕴的理念对于我们所有从这所学校走出来的学生来说都有一种共鸣,尤其是传统文化基因融入、渗透、贯穿于设计艺术专业的思想对于我们那代人受益匪浅。 

问题:

您大学期间的课程安排采用的是多元化的综合课程学习还是单纯的设计课程的学习呢?

李炳训:

 我们当时的学习课程应该也属多元综合。文化综合课程类、中外史论类、绘画类课程等,以及专业基础和专业设计课程等。

问题:

李老师,现在有些设计专业的学生对于史论类的书籍学习的比较少,您是如何看到这一现象呢?

李炳训:

就艺术学学科门类和艺术教育知识体系建构而言,对于自然、人文多学科知识都应涉猎,当然包括史论类的书籍了。若缺少多学科知识吸收融和,我认为对于艺术与设计问题就不能有一个客观全面的认知。设计专业需要探讨人类当下和未来生活方式,这些与各方的知识和深度的生活体验紧密相连。如果没有人类历史的文化积淀文献记载的支撑,不接受各国度的历史文化呈现的论说、史证的滋养,那又如何建构知识系统呢?从我国几十年的现代设计教育历程看,加强跨学科方面的知识,才能更系统的思考如何为当代人生活服务,才能更自信的研究未来人类的生活方式。如果仅就设计、艺术这一限定的领域研究自身问题,就容易出现一些偏见或者是误区。只有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方面综合知识汇集、消化,方可以创造出为大众喜闻乐见的生活用品、居住环境。要掌握这一知识链,培养多元思考的思维模式,建立思维的逻辑性、系统观和科学的研究方法。这也是当下我国艺术学科门类即美术学和设计学存在的短板,改革开放30多年,从工艺美术教育转型到设计艺术教育的艰难历程恰恰也说明了这一点,当然我们这代人近年来也见证了中国设计艺术教育正逐步向国际发展趋向靠近的可喜形势。

问题:

老师,您是什么时候进入天津美术学院工作的呢?你当时的工作情况是怎样的呢?

李炳训:

我1984年是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毕业直接进入天津美术学院工作的。我当时任教于工艺美术系的工业设计专业,于1996年之后才独立成立了环境艺术设计系。

问题:

您觉得现在的教学和过去的教学有什么不同呢?

李炳训:

那时班级学生人数很少仅10人左右,老师和学生的年龄差距不大,交流起来也比较顺畅。当时的教学还是师承模式,老师手把手式教学,盯得紧,完全是徒手状态下完成课程作业,这使得我们在交流、渗透师生关系等方面很有成效。现在回想起来它的弊病也不少,由于过于强调老师的主观意愿,很容易造成对于学生个性的扼杀,或是无情的打击。我在教学过程中也常考虑要解决这个问题,要尽可能保留学生对于课题设计的主观个性感受,适时进行指导。但是在“师傅带徒弟”的传统教学模式下改进难度大。现在教育模式与理念不同了,班级学生较多,大多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但是我一直坚持和学生的沟通交流。我认为教师对于课程过程与环节的把握很重要,要多与学生更多地交流与沟通,我每次课堂教学至少保留两次以上与学生一对一的交流,这让学生从心理上感觉老师对每个学生都很关注,这也是带动学生深度思考的途径。我认为学生上课时要对知识要有基本的掌握,而且应该明白对于这个课程自己应该掌握的设计的方法或工作方法,这也是学生自身的学习诉求,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都很看重老师对自己作品的评价这一环节。因此我觉得在单元课程结束后,教师不要随意放弃分析、点评、总结的课程这一课堂教学功效,或多或少关系着学生成才之路的顺畅,否则也会造成学生学习方向的迷失。

问题:

作为一名设计教育者,您觉得天津地区的设计教育方面有怎样的变革呢?对未来的设计教育您有怎样的期望?

李炳训:

我们国家在上世纪末和新世纪初经历了艺术教育扩编过程,我校从2000年开始进行实质性的学科布局的整合,成立了两大学科,一个是造型艺术学院,一个是设计艺术学院,建立了两大学科布局的概念,与此同时建立了较系统的教学体系,这应该是艺术教育的起步、深化改革的开始。那时起我经历了我校教学体系建设与改革的全过程,从2000年到2005年的教学评估,培养方案与课程大纲两轮的修改。如综合的设计基础体系更强调如何将它融入设计教学基础的平台上,让学生围绕这个课程设定目标,设立大的目标来为今后的应用设计服务,包括创意思维等设计理论系统课程设置,我们把培养创新能力的相关课程都纳入到综合设计基础的平台里,进行一年的独立教育,从二年级再进入各个专业进行专业课的模式,这是我们在教学中做的重点改革。而且对于各个专业的课程体系的构架来讲,更强调知识系统的合理,尤其是跨学科的知识融入。比如环境艺术设计课程体系中的建筑学,规划学、材料学,建筑物理等都是艺术设计学科以外的知识,旨在突出多元性,交叉性,边缘性的学科特点。因此未来设计教育使学生的知识构架更科学、更系统,有利于学生更理性地思考问题。国家强调建立生态文明社会,要尊重于自然,按自然规律去行事,从这个概念上来讲,更应该加入一些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理念教育。作为未来的设计师要有人文理念的支持,应积极思考未来人与自然的和谐依存关系,尤其要认知不能以满足当代人物质、精神上的需求去无情地破坏自然,任凭消耗自然资源。应该秉承“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要考虑为我们的后代留下什么…。我认为具备人文修养的设计师是符合未来发展方向人才标准的。这就需要学生们知晓大学教育应该掌握什么?我个人认为学院教育应该包括观念教育(艺术观念、人文思想教育)、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教育、价值观的判断能力教育、方法论教育。另外对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应充分认知人才的持续教育观念,不能急于求成。学生走出校门在实践中将大学四年教育积累的能量一点点得到释放,人才必须要经过长期的积淀和磨练,而在这过程中,社会和企业也要承担起培养、熏陶人才的责任。相信不远的将来会出现大师级人物,会呈现更多优秀的设计作品,因此人才的成长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

问题:

李老师,其他专业的学生也想接触设计专业,您能给这些同学推荐几本书或者是一些好的学习方法?

李炳训:

我认为要多读大师们的作品,在对于大师设计的作品崇敬之余,要冷静下来悉心感悟大师们创作历程,体验和研究他们的设计路径和工作方法。此外无论是在校的学生还是已经就业的设计师,在学习过程中要把握工作方法,要善于总结自己,归纳自己,评价自己。我常要求学生在学习和设计的过程中要建立设计日志,对于某课程或项目设计过程中想到的一切有关、相关的问题,以及即时想法都应该记录上去。就是说我们从研究这个项目的开始到结束都要留存痕迹,如在哪些方面是努力并且获得成功的,在哪些方面我们还有待完善,在课程或项目中我们确实产生了哪些提升…。所以善于总结和会总结的人他们成功的几率会更大,或者成功得更早。学习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平时注重学习与吸收,举一反三,经常以自己专业背景和身份去思考面对身边、社会中一切设计现象和设计问题,这种途径也是学习中能动地思考和研究的表现,我希望无论我们在校的学生还是已经毕业的学生都建立一个学习的心态,使自己的心境和思想要更加开明,不要被自己所取得的成果所羁绊,要认清只有长久性的探索才能提升自己,要以国际化的眼光去看待设计和审视自己的能力,因此态度是很重要的。

为此,无论是本科生或研究生,我建议你们多看,多体验,多思考,多积累,多去从理论到实践地去梳理阶段性的验证与思考,会有阶段性的提升。尤其在研究生阶段,应该主动地去做这方面的尝试,这对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产生成果和个人的成长还是有帮助的。研究生学习阶段更重要地是对理论的梳理——技术理论、专业理论,方法论研究,经过一个项目实践经历能把一些理论性问题融入进去,提炼概念和主题,把理论和实践合一目的就是提升我们设计的质量、设计的品格。 

问题:

您毕业后就来到天津工作,也见证了天津这些年的设计发展,那您觉得天津设计的发展经过了怎样的历程呢?

李炳训:

天津设计领域来讲,我认为美院培养了一大批服务于本地的设计人才,在我参加各类评审会中经常见到有我们毕业生参与设计项目,在社会的公共空间也都能看到他们的作品。我总是惯性地将设计现象、问题与设计教育联系起来思考。作为教育者,我总是在反思我们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可能会影响社会的进步和人才质量。天津城市整体的设计处于阶段性的提升状态,2008北京奥运会就是天津近些年设计发展的一个重要节点,天津市政府和相关机构积极响应“迎奥运”号召从城市主要街道到大街小巷社区,城市的环境形象,包括海报、城市设施的“设计品相”都有了很大改善,环境也清澈了许多。这主要是围绕着海河景观带的整治规划设计改造使天津的整体面貌得到了明显提升。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这时期的设计作品更多地是出自天津美院毕业生之手,现在很多设计大赛和设计大奖中经常会出现我们毕业生,作为大赛的评审和优秀作品的推荐人,当我看到我们毕业生的作品得到社会和业内专业人士的认可也很骄傲,很欣慰。我认为天津地区的城市建设需要两个环节来保持住好的局面,一是我们人才培养的质量,再有是政府机构对于城市环境系统、科学、有效的管理。

问题:

您的爱好非常广泛,对于摄影、国画都有一定的了解和研究,您能谈谈这些专业对于您的设计有什么影响吗?

李炳训:

我们那代人的造型能力、美学修养、实践能力都比较强,大学前已有良好的绘画基础。大学毕业之后主要从事艺术设计,设计项目的实践,当然主要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工作。由于我们这代人具有较高的绘画素养,而且经过了几十年的教学经历,在教学过程中也在提升自己的艺术眼界,常参与各类的中外艺术展等…,吸纳着艺术作品传播表达形式、艺术品质,也默默地感悟和修炼着。就我最近也在尝试着水墨、丙烯与油画实践,这些画作在大多数人眼中感觉还不是很外行,反而感觉很有特点。这说明绘画实践研究自然各有其路径,也与有个人的背景有关。作为设计人的绘画表现则是依据自身艺术成长路径,以绘画形式语言表达对艺术审美的主观理解,可能我们的绘画品貌与长期从事绘画专业的艺术家相比会有明显的差别,但从另角度看也有本领域的特点。我们是从设计规律的维度去观察、思维、表现美的一种方式,对于作品内涵表达而言,个人主观心境上的表达有自己设置的一种惯性或习性,而这方面的区别或许就是“设计学科”的特性。我认为表现美和审美的价值或有各自的见解,我觉得这也是必然。“绘画”和“设计”共同追求的是对审美的形式研究,设计更注重形式感、构图和画面的视觉冲击力…包括我们在研究设计问题的一种惯性思考,把这个东西放在画面上可能会彰显出自己的个性。当然,运用的不成熟或者是想当然也会注定失败。另外,我认为爱好广泛会有助于提升设计师修养和设计作品的品质。

转载:天美研究生部

您还未登录

评论

全部评论:0条

x
  • 闪电项链-个性设计3D打印礼品
  • 新中式复合客厅空间全景模型
  • 八门虫社-My lover爱心不倒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