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释放超细微粒或致癌 家用型不含微粒 - 纳金网
联系我们

给我们留言

联系我们

地址:福建省晋江市青阳街道洪山路国际工业设计园纳金网

邮箱:info@narkii.com

电话:0595-82682267

(周一到周五, 周六周日休息)

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3D打印释放超细微粒或致癌 家用型不含微粒

来源:未知 浏览数:
责任编辑:star-小虎
时间:2013-09-24 11:19

[导读]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美国一公司发明出可以打印活体器官的3D生物打印机。由这种设备打印的动脉最早有望在5年内用于心脏搭桥手术,而心脏、牙齿和骨骼等更为复杂的器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美国一公司发明出可以打印活体器官的3D生物打印机。由这种设备“打印”的动脉最早有望在5年内用于心脏搭桥手术,而心脏、牙齿和骨骼等更为复杂的器官则可以在10年内被“打印”出来。

中广网北京7月27日消息(记者沈静文)同样在美国,一家公司前不久利用3D打印技术,成功地打造出AR-15半自动步枪的弹匣和其他部件。而且3D打印手枪的图纸被下载超过10万次。

在日本,有公司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胎儿脸部模型,年轻的父母们不仅可以看到腹中孩子的照片,通过3D打印技术,还可以拿到和孩子等大的宝宝的模型。

不止在国外,今年5月底,在北京举行的2013世界3D打印技术产业大会,大会把3D打印技术带进了寻常百姓家,一些小型的3D打印机已经可以买回家,比如京东、淘宝都有的卖。

看来,3D打印技术,不再是遥不可及的高技术,而是运用到方方面面,离我们越来越近。但是,这东西真的适合普通人用吗?甚至是拿回家用呢?恐怕不是。根据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大学的最新研究发现,在不通风的地方使用家用3D打印机可能会导致健康问题。

3D打印技术日渐普及,应用于医学、建筑和军事等范畴,甚至开始家用化。但美国伊利诺伊州理工大学研究称,市面上的3D打印机首先将塑料加热,然后通过喷嘴喷出,造出设计模型。这一过程类似工业生产,会释出有毒物质,但一般家用者不会使用防护装备。微粒会在空气中飘浮,容易被人吸入肺部甚至脑部,过度积聚可能会引发肺病、血液及神经系统疾病,甚至导致死亡。

这一结果基于伊利诺伊理工大学研究人员布伦特·斯蒂芬斯对五款热门型号3D打印机的实验。研究人员认为,在“不通风或过滤设施不足的室内环境”,用户应慎用3D打印机。但对此说法的预设前提和结论,国内最早3D打印馆创始人、杭州讯点商务服务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茹方军都不能认同。

茹方军:那个粉末确实很细,细到可以直接透皮,这种设备在我们真实使用的时候,会给它单独地配一个房间,有通风环境、恒温恒湿环境,进入里面的人都是需要做防护的,包括手上要戴手术的手套,呼吸要带面罩。所以这个本身是要有防护的,应该没有那么大的风险的,防护还是很到位的,这是工业性的设备。

如果工业环境下有足够防护,家用3D打印机的健康防护是否能做到同等程度?茹方军表示,首先要明确一个前提,那就是,“微粒”的烦恼只有工业级的高端设备才有。这样的设备,所占比重很低。

茹方军:只有激光烧结的机器才涉及到这个问题,那种设备不是一般家庭消费得起的,它一般都是五六百万欧元的,家用设备根本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家庭消费无非就是把固体的塑料溶化而已,根本不涉及到粉末的,就是用的不是同一套技术的。

茹方军的意思是,有微粒的3D打印机,都是工业级的,飞不进咱寻常百姓家。我们买回家的打印机,打个模型玩具什么的,没有微粒,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可以安心使用!不再是甜蜜的负担了。
3D打印蔓延动漫展:金属机器人独特的脸
更多3d打印资讯请关注纳金网http://www.narkii.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纳金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TAGS:3D打印
  • 网友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关闭

    全部评论:0条

    联系方式

    服务热线:15059788121 / 13489872927 / 15959158412

    换链QQ:943169942

    电子邮箱:943169942@qq.com

    联系地址:福建省晋江国际工业设计园5号楼

    福建省信芯长盈科技有限公司 闽ICP备2021016425号-2/3

    Copyright www.narkii.com 2008-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开展“净网2019"专项行动,坚决保障网络空间清朗

    IOS版

    安卓版

    官网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