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产品量产规定
来源:未知 浏览数:
责任编辑:六月芳菲 时间:2018-08-14 16:28
责任编辑:六月芳菲 时间:2018-08-14 16:28
[导读]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新产品量产中制度化的规定,对于有新产品要量产公司希望可以帮助到。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新产品量产中制度化的规定,对于有新产品要量产公司希望可以帮助到。
1 目的:
为了使新产品顺利导入生产,并让各部门能在最有效时间里,产出最好的产品品质.
2 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新产品发行至导入大量生产.
3 权责:
3.1 技质部:
3.1.1制样并负责发表新产品,介绍各种技术难点给生产部相关人员(开发组)
3.1.2整理新产品的相关技术资料并移交(开发组)。
3.1.3试制申请(开发组)。
3.1.4新产品试制,产出试制文件,并将相关技术资料归档或转移(品质工程部)。
3.1.5审核生产部相关工装的制作及试制结果(品质工程部)。.
3.3生产部:
3.3.1. 负责试产工作及制造成本、工时预算的修正。
3.3.2. 依品质工程部提供的工装图制做工装等.
3.3.3. 负责执行产品生产的后续工作。3.4品质工程部品管组
3.4.1. 负责试产的评核及品质管制工作,及撰写检验标准。
3.4.2. 试产产品设计验证与信赖度试验的计划执行分析及报告。
3.4.3. 量产产品验证与评估.
3.5文控中心:
3.5.1相关资料的存档及收发.
3.6生产管理:
3.6.1工程试制、制造试产所需要物料、工程资料和进度的追踪及跟催。
4。定义:
4.1制样/试制/试产:依所规定的数量试作,为导入生产的依据.
5.作业内容:
5.1品质工程部、市场部开发组:制样并发表新产品,作业时限10天.
品质工程部根据市场部提案的新产品进行样品制做,试作数量一般为20PCS该产品经验证合格后,组织产品评审会.内容含产品规格、功能规定、测试程序、产品机械结构等等,此发表会要品质工程部知悉产品的技术概况,以便往后工作更易于进入情况。
5.2品质工程部:整理技术资料文件,作业时限2天.
专案负责人将此产品的最终技术资料移交给文控中心,再依<技术资料管理作业办法>发行,该资料文件有(工程规格、BOM、材料承认书、试样试验报告)文件。并在"文件收发记录表"上填写清楚。
5.3品质工程部:接收技术资料、试制并产出发行文件,作业时限8天.
5.3.1 (接收(工程规格、BOM.材料承认书、)文件.
品质工程部工程人员收到技术资料文件后,核对资料是否完备,作业时限1天.
5.3.2试制并产出发行文件.
以市场接收的第一批订单安排试生产,并核准完成所有相关文件工程规格、BOM、材料承认书等文件的增修工作,并透过文控中心正式发行产出文件.作业时限按客户交付要求。
5.3.3所产出的文件结合起来,由品质工程部发出给各单位作最终的签核,签核完后由品质工程部人员交与文控中心存 档发行,参照<技术资料管理作业规定>,依"文件收发记录表"上所载的分发单位及拷贝份数给相关人员,并记载于"文件收发记录表"上.
5.4申请安规:品质工程部依客户或国标要求来作安规认证的申请工作。
5.5试制、试产所需的工程资料,新物料、手式冶具、显微镜、模具,由生管向品质工程部、资材部相关人员追踪及跟催办理。
5.6接收发行文件:
生产部门接收发行文件后,需指派专人研读发行文件.同时生管、物管、采购则进行试产前相关准备工作。
5.7试产(首批生产):
5.7.1.生产部和资料部:
1.供应商体系建立.
2.试产数量:以客户要求的初批订单量,如批量较大时,可分批试产。
3.生产设备规划.
4.关键制程、加工方式确认.
5.夹治具制作.
6.工时分析.
7.料件储备与管理.
8.生产线作业标准.
9.工序分析.
5.7.2.品质部:
1.生产线品质检验标准.
2.进料检验标准.
3.成品信赖度规格
4.品质异常追踪.
5.产品设计验证及信赖度试验规划执行、分析及报告撰写.
5.7.3.工程部:
5.7.3.1 除新产品的相关文件外,试产前应备妥新产品的样 品,供制造单位试产开模的用.
5.7.3.2在新产品移转时,品质工程部负责人对制程上有特别要注意事项,应于移转时一并说明清楚,以提高良品率,避免材料损失.
5.7.3.3生产单位试产中发现异常状况时,产品负责的品质工程部 人员应给与相关的支援及对策,必要时得做ECR修改.
5.8 试产评核:
品管作首批试产评核,以确定生产品质的成熟度.
5.9试产会议:
5.9.1. 首批试产会议由生产部召开.参加人员:品质工程部、生产部、 生管、生产车间人员、品保主管及试产负责人
5.9.2.试产结果报告. 5.9.3.试产品质报告.
5.9.4.产品的缺失,于会议上提出,由品质工程部及相关部门人员追踪及研拟对策.
5.10 导入量产(客户首批确认后):
5.10.1.工厂:
5.10.1.1制程改善、合理化.
5.10.1.2生产治具/模具改进
5.10.1.3物料成本降低.
5.10.1.4替代物料或厂商评估.
5.10.1.5生产良率提升.
5.10.1.6维修料件规划.
5.10.1.7提升良品率.
TAGS:产品
1 目的:
为了使新产品顺利导入生产,并让各部门能在最有效时间里,产出最好的产品品质.
2 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新产品发行至导入大量生产.
3 权责:
3.1 技质部:
3.1.1制样并负责发表新产品,介绍各种技术难点给生产部相关人员(开发组)
3.1.2整理新产品的相关技术资料并移交(开发组)。
3.1.3试制申请(开发组)。
3.1.4新产品试制,产出试制文件,并将相关技术资料归档或转移(品质工程部)。
3.1.5审核生产部相关工装的制作及试制结果(品质工程部)。.
3.3生产部:
3.3.1. 负责试产工作及制造成本、工时预算的修正。
3.3.2. 依品质工程部提供的工装图制做工装等.
3.3.3. 负责执行产品生产的后续工作。3.4品质工程部品管组
3.4.1. 负责试产的评核及品质管制工作,及撰写检验标准。
3.4.2. 试产产品设计验证与信赖度试验的计划执行分析及报告。
3.4.3. 量产产品验证与评估.
3.5文控中心:
3.5.1相关资料的存档及收发.
3.6生产管理:
3.6.1工程试制、制造试产所需要物料、工程资料和进度的追踪及跟催。
4。定义:
4.1制样/试制/试产:依所规定的数量试作,为导入生产的依据.
5.作业内容:
5.1品质工程部、市场部开发组:制样并发表新产品,作业时限10天.
品质工程部根据市场部提案的新产品进行样品制做,试作数量一般为20PCS该产品经验证合格后,组织产品评审会.内容含产品规格、功能规定、测试程序、产品机械结构等等,此发表会要品质工程部知悉产品的技术概况,以便往后工作更易于进入情况。
5.2品质工程部:整理技术资料文件,作业时限2天.
专案负责人将此产品的最终技术资料移交给文控中心,再依<技术资料管理作业办法>发行,该资料文件有(工程规格、BOM、材料承认书、试样试验报告)文件。并在"文件收发记录表"上填写清楚。
5.3品质工程部:接收技术资料、试制并产出发行文件,作业时限8天.
5.3.1 (接收(工程规格、BOM.材料承认书、)文件.
品质工程部工程人员收到技术资料文件后,核对资料是否完备,作业时限1天.
5.3.2试制并产出发行文件.
以市场接收的第一批订单安排试生产,并核准完成所有相关文件工程规格、BOM、材料承认书等文件的增修工作,并透过文控中心正式发行产出文件.作业时限按客户交付要求。
5.3.3所产出的文件结合起来,由品质工程部发出给各单位作最终的签核,签核完后由品质工程部人员交与文控中心存 档发行,参照<技术资料管理作业规定>,依"文件收发记录表"上所载的分发单位及拷贝份数给相关人员,并记载于"文件收发记录表"上.
5.4申请安规:品质工程部依客户或国标要求来作安规认证的申请工作。
5.5试制、试产所需的工程资料,新物料、手式冶具、显微镜、模具,由生管向品质工程部、资材部相关人员追踪及跟催办理。
5.6接收发行文件:
生产部门接收发行文件后,需指派专人研读发行文件.同时生管、物管、采购则进行试产前相关准备工作。
5.7试产(首批生产):
5.7.1.生产部和资料部:
1.供应商体系建立.
2.试产数量:以客户要求的初批订单量,如批量较大时,可分批试产。
3.生产设备规划.
4.关键制程、加工方式确认.
5.夹治具制作.
6.工时分析.
7.料件储备与管理.
8.生产线作业标准.
9.工序分析.
5.7.2.品质部:
1.生产线品质检验标准.
2.进料检验标准.
3.成品信赖度规格
4.品质异常追踪.
5.产品设计验证及信赖度试验规划执行、分析及报告撰写.
5.7.3.工程部:
5.7.3.1 除新产品的相关文件外,试产前应备妥新产品的样 品,供制造单位试产开模的用.
5.7.3.2在新产品移转时,品质工程部负责人对制程上有特别要注意事项,应于移转时一并说明清楚,以提高良品率,避免材料损失.
5.7.3.3生产单位试产中发现异常状况时,产品负责的品质工程部 人员应给与相关的支援及对策,必要时得做ECR修改.
5.8 试产评核:
品管作首批试产评核,以确定生产品质的成熟度.
5.9试产会议:
5.9.1. 首批试产会议由生产部召开.参加人员:品质工程部、生产部、 生管、生产车间人员、品保主管及试产负责人
5.9.2.试产结果报告. 5.9.3.试产品质报告.
5.9.4.产品的缺失,于会议上提出,由品质工程部及相关部门人员追踪及研拟对策.
5.10 导入量产(客户首批确认后):
5.10.1.工厂:
5.10.1.1制程改善、合理化.
5.10.1.2生产治具/模具改进
5.10.1.3物料成本降低.
5.10.1.4替代物料或厂商评估.
5.10.1.5生产良率提升.
5.10.1.6维修料件规划.
5.10.1.7提升良品率.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纳金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阅读
- 2024中国制造之美终评2024年10月23日
- 杭州文三3D打印创意设2024年10月09日
- AI产品:数知地球 A2024年10月07日
- 谈谈工业企业的数字2024年10月07日
- 人工智能新兴岗位走2024年10月07日
- AI产品:阿里云AI与机2024年10月07日
- 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2024年09月26日
- 快讯:第三届琶洲算2024年09月26日
- 2024百度商业AI技术创2024年09月26日
- 2020绿赛卡顶墙应用设2020年01月03日
精采专题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