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产品导入量产作业流程
来源:未知 浏览数:
责任编辑:六月芳菲 时间:2018-08-14 17:23
责任编辑:六月芳菲 时间:2018-08-14 17:23
[导读]对于很多制造业公司来说,一旦确定一个产品要投入到量产后,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把产品如何顺利从构思到落地并达到量产,在这之中如何把控整个进度是最为重要,今天小编为大家
对于很多制造业公司来说,一旦确定一个产品要投入到量产后,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把产品如何顺利从构思到落地并达到量产,在这之中如何把控整个进度是最为重要,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就是产品量产的流程。
一 目的。
为确保新产品顺利导入量产阶段,能提供正确完整的技术文件资料及验证新产品的成熟度,以顺利大量生产。
二 组织与权责。
1 研发单位:
对策分析与设计变更,提供样品及技术相关文件资料及零件采购资料。
2 中试人员:
(1) 承接新产品技术,产品特性及生产作业性评估。
(2) 任计划召集人(Project Coordinator)排定工程试制时程表及召开工程试制检讨会,工程问题分析,对策导入。
(3) 制程安排,包括生产线的评估,制作生产工艺单,QC工程图之草拟。同时,还有负责治具的准备等
(4) 规划新产品之测试策略,测试设备,治具及软体。还有负责生产线测试设备的架设,提供测试SOP,测试计划及测试产出分析。
(5) 支援新产品组装。
(6) 成品接受及制造技术接受。
3 质量单位。
(1) 产品设计验证测试(Design Verification:DVT)。
(2) 功能及可靠度确认。
(3) 负责再次确认PVT和DVT的结果是否符合生产规格。
4 采购单位:
(1) PCB委托加工及材料采购。
(2) 备料及试作投料。
6 测试单位:
支援新产品软硬件测试。
三 名词解释。
1 工程试作(Engineering Pilot Run:EPR):
为确认新产品开发设计成熟度所作的试作与测试。
2 量产试作(Production Pilot Run:PPR):
为确认新产品量产时的作业组装所做的试作与测试。
3 量产(Mass Production:MP):
经量产试作后之正式生产。
4 材料清册(Bill of Material:BOM):
记录材料料号,品名/规格,插件位置,单位用量,承认编号,工程变更讯息等相关资讯。
5 P3-TEST(LPR阶段):
新产品设计完成后,对其设计的结果依据产品规格做各种测试验证,称为P3-TEST。
6 P4-TEST(EPR阶段):
通过设计审查后之工程试作后的新产品,对其做各种测试验证称为P4-TEST。
7 P5-TEST(PPR阶段):
针对新产品的成熟度做测试验证,确认是否可以进行量产,称为P5-TEST。
1 新产品导入生产决策。
当研发单位设计的产品经过P1~P2~P3~P4后,认为新产品已经进入成熟阶段,可以生产了,但是针对产品的成熟度还需要做设计验证是否可以进入正式量产,所以经过Meeting之决定后,发出PPR指令,在制造单位PPR验证通过后正式MP;同时把样品和相关资料提供给公司的相关部门。
2 文件与资料确认和PPR安排。
(1) 中试单位收到研发转交样品及相关资料后,与PPR指令核对和查证无误后,转为专案处理。
(2) 用干特图排定PPR计划。同时知会给各个部门做相关同步准备工作。
(3) 工程单位填写PPR需求单给生产采购,由生产采购根据PPR计划下达工单指令。
3 PPR前准备工作。
(1) 中试单位根据样品拿到DVT报告,开始PVT准备。
(2) 新产品所需治工具及设备的准备。
(3) SOP制作和人员的培训。
(4) 测试制程规划和检验标准制定。
(5) 材料的规格确认及跟催与BOM资料的核对。ECN、DCN、Rework的切入。
(6) 准备SMT所需之钢网、程式、制程参数、温度曲线及特殊吸嘴等材料。
(7) PPR之材料生产前必须经过IQC检验,并记入进料检验记录表。最后汇总到PPR报告一起存档。
以上就是新产品量产相关资讯,想要了解更多到新产品量产专题中查看。
TAGS:产品
一 目的。
为确保新产品顺利导入量产阶段,能提供正确完整的技术文件资料及验证新产品的成熟度,以顺利大量生产。
二 组织与权责。
1 研发单位:
对策分析与设计变更,提供样品及技术相关文件资料及零件采购资料。
2 中试人员:
(1) 承接新产品技术,产品特性及生产作业性评估。
(2) 任计划召集人(Project Coordinator)排定工程试制时程表及召开工程试制检讨会,工程问题分析,对策导入。
(3) 制程安排,包括生产线的评估,制作生产工艺单,QC工程图之草拟。同时,还有负责治具的准备等
(4) 规划新产品之测试策略,测试设备,治具及软体。还有负责生产线测试设备的架设,提供测试SOP,测试计划及测试产出分析。
(5) 支援新产品组装。
(6) 成品接受及制造技术接受。
3 质量单位。
(1) 产品设计验证测试(Design Verification:DVT)。
(2) 功能及可靠度确认。
(3) 负责再次确认PVT和DVT的结果是否符合生产规格。
4 采购单位:
(1) PCB委托加工及材料采购。
(2) 备料及试作投料。
6 测试单位:
支援新产品软硬件测试。
三 名词解释。
1 工程试作(Engineering Pilot Run:EPR):
为确认新产品开发设计成熟度所作的试作与测试。
2 量产试作(Production Pilot Run:PPR):
为确认新产品量产时的作业组装所做的试作与测试。
3 量产(Mass Production:MP):
经量产试作后之正式生产。
4 材料清册(Bill of Material:BOM):
记录材料料号,品名/规格,插件位置,单位用量,承认编号,工程变更讯息等相关资讯。
5 P3-TEST(LPR阶段):
新产品设计完成后,对其设计的结果依据产品规格做各种测试验证,称为P3-TEST。
6 P4-TEST(EPR阶段):
通过设计审查后之工程试作后的新产品,对其做各种测试验证称为P4-TEST。
7 P5-TEST(PPR阶段):
针对新产品的成熟度做测试验证,确认是否可以进行量产,称为P5-TEST。
1 新产品导入生产决策。
当研发单位设计的产品经过P1~P2~P3~P4后,认为新产品已经进入成熟阶段,可以生产了,但是针对产品的成熟度还需要做设计验证是否可以进入正式量产,所以经过Meeting之决定后,发出PPR指令,在制造单位PPR验证通过后正式MP;同时把样品和相关资料提供给公司的相关部门。
2 文件与资料确认和PPR安排。
(1) 中试单位收到研发转交样品及相关资料后,与PPR指令核对和查证无误后,转为专案处理。
(2) 用干特图排定PPR计划。同时知会给各个部门做相关同步准备工作。
(3) 工程单位填写PPR需求单给生产采购,由生产采购根据PPR计划下达工单指令。
3 PPR前准备工作。
(1) 中试单位根据样品拿到DVT报告,开始PVT准备。
(2) 新产品所需治工具及设备的准备。
(3) SOP制作和人员的培训。
(4) 测试制程规划和检验标准制定。
(5) 材料的规格确认及跟催与BOM资料的核对。ECN、DCN、Rework的切入。
(6) 准备SMT所需之钢网、程式、制程参数、温度曲线及特殊吸嘴等材料。
(7) PPR之材料生产前必须经过IQC检验,并记入进料检验记录表。最后汇总到PPR报告一起存档。
以上就是新产品量产相关资讯,想要了解更多到新产品量产专题中查看。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纳金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阅读
- 2024中国制造之美终评2024年10月23日
- 杭州文三3D打印创意设2024年10月09日
- AI产品:数知地球 A2024年10月07日
- 谈谈工业企业的数字2024年10月07日
- 人工智能新兴岗位走2024年10月07日
- AI产品:阿里云AI与机2024年10月07日
- 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2024年09月26日
- 快讯:第三届琶洲算2024年09月26日
- 2024百度商业AI技术创2024年09月26日
- 2020绿赛卡顶墙应用设2020年01月03日
精采专题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