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仪器进医院_三维步态测试 验儿童步态是否异常
来源:华龙网 浏览数:
责任编辑:王梓 时间:2012-08-31 09:43
责任编辑:王梓 时间:2012-08-31 09:43
[导读]3D电影《阿凡达》拍摄时,演员穿上表演捕捉服,塑造出惟妙惟肖的阿凡达。现在,捕捉动作这种通常运用在电影、电游制作的技术也移植到儿童医疗领域。从重医大附属儿童医院康复中心获悉,自去年6月投入临床应用至今,一套与捕捉动作技术原理相同的三维步态分析仪,已帮助300余名儿童找到了针对性的治疗康复方案。
3D电影《阿凡达》拍摄时,导演卡梅隆让演员穿上表演捕捉服,塑造出了惟妙惟肖的阿凡达。现在,捕捉动作这种通常运用在电影、电游制作的技术目前也移植到儿童医疗领域。8月30日,记者从重医大附属儿童医院康复中心了解到,自去年6月投入临床应用至今,一套与捕捉动作技术原理相同的三维步态分析仪,已帮助300余名儿童找到了针对性的治疗康复方案。

一名全身贴满肌电电极和红外线标志贴的孩子在力台上行走,接受三维步态测试
耗资150万元从美国引进 国内首台儿童专用
记者在重医大附属儿童医院康复中心三维步态分析室看到了整套仪器,它由三部分组成:两个生物力台系统;表面肌电极系统;6台红外高速摄像仪、荧光反光标记系统。据了解,这套三维步态分析仪从美国引进,耗资150万元,是国内首台儿童专用的三维步态分析仪。
为什么会引进这样一套系统?
儿童医院康复中心主任肖农给出了答案。“通常儿童出现步态异常,人们往往会联想到脑瘫,其实髋关节脱位、肌肉萎缩等患者都有可能步态异常。”肖农表示,依照传统的“肉眼观察、手摸、打分评估”的老办法,缺乏客观数据支撑,很难准确判定步态异常的原因,治疗起来也是“盲人摸象”。
如果要准确判断,有的依靠核磁共振、CT、B超等影像学来检查,有的需要侵入性强的穿刺来检查,这些检查手段对于幼儿来说不太理想,而且多次检查也会给家庭造成一定的经济负担。
“通过这套仪器,可以及时捕捉患儿的步伐、电脑将自动把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定量分析,找出患儿在行走过程的问题,以帮助医生找到最佳的治疗康复方案。”肖农解释。
步行30个来回 采集过程如同拍3D电影
这部三维步态分析仪是怎么工作的呢?昨日,记者亲眼见到了4岁男孩斌斌(化名)的动作捕捉采集分析的全过程。
医生先让斌斌穿上了一件带盒子的黑色背心,盒子里延伸出10个电极,分别贴到他的双腿、臀部关键肌肉上。“这就是表面肌电极系统,是捕捉步态的关键。”康复中心住院医师陈玉霞解释。紧接着,斌斌的关节都贴上了一颗颗圆球——荧光反光标记。看上去就像拍摄3D电影的动作捕捉服。
准备就绪,拍摄开始。
按医生要求,斌斌在长7米,宽2米的特制分析步道上,沿着直线来回走动,脚必须踏到方块形的生物力台上。“生物力台可以测试患儿下肢的支撑力。”陈玉霞表示。此时,墙上6台红外高速摄像仪同时运作。斌斌走了几步,医生关联的电脑上同时形成了动态关节活动轨迹图,整个过程如同拍摄3D电影。
经过步态分析软件对三维图像的分析就能判断出被测试者在行走、跑动过程中神经、肌肉、骨、关节等出现的问题。斌斌走动了大约30个来回。据记者目测,斌斌步行起来并无异样。“肉眼很难看出来,这就是仪器精确的地方。”陈玉霞说。
最后,医生通过对三维立体图像的分析,不仅发现了斌斌左脚的肌肉、踝关节、膝关节存在的问题,同时还发现斌斌双脚肌力都降低了,说明右脚也有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治疗康复方案。
小编点评:3D技术运用的领域逐渐扩大,在医疗领域的发展越来越深入。在未来,3D技术必然会有一番大作为,为人类争取更多的“福利”。 (更多3D资讯,尽在纳金网www.narkii.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纳金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阅读
- 百人百日戒烟大赛品2025年04月22日
- 克东县“北纬四十七2025年04月22日
- 客家文化(赣南)生2025年04月22日
- 安庆博物馆首届文创2025年04月22日
- 2025北京文博创意设计2025年04月22日
- 朝阳青年LOGO和口号创2025年04月21日
- 大赛|爱聚九八-投洽会2025年02月27日
- 2024兰州文创设计大赛2024年12月07日
- 2024“通武廊”文创和2024年12月04日
- 2025年红点概念奖 开启2024年12月02日
精采专题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