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评论: 0条
“涅槃寂静”常见于佛学宗教术语当中,是佛教的四法印之一,旨为“不论世间如何动乱,最后终归于寂静;不论万法如何差别,最后终归于平等。”你所得到的真理是超越时间和空间、超越宇宙之外的。高汉威的作品《涅寂静》就从这里提出了元素。
《涅寂静》是高汉威的大学博士毕业设计作品,也是他自己对于人生30年来所领悟到的感受、知识与学习的总结,更是对韩国这几年一边工作一边读书的成绩体现。其中用符号的形式将其表现,影片讨论着一个人人生的目标,试图想把自己30年所领悟到的感受、知识和学习到的知识放在一个作品里。“可能没有高潮,比较平淡,但需要用心去观察。”
《涅寂静》
他感谢自己能够幸运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描述作品,但同事感叹时间与经验让他对这件作品尚存遗憾。
高汉威的《涅寂静》充满哲学与宗教的概念符号,用他的观点阐明,这就是他最喜爱的“抽象概念的具象化”的表达。将一些形而上的概念、知识,例如宗教、哲学、宇宙等无法用语言形容的概念修饰转化成一幅图或一个作品。
他丝毫不惧畏观赏者对于该作品的评价和不理解。高汉威觉得自己更倾向于让观赏者自我解读。“让设计师本身来解读作品我觉得没有必要,这并不是在上课,可能存在设计师自我主观意识,但我们的意识并不一定是完全正确的。”高汉威解释道。
12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剧情片入围 -《迷局》
高汉威的成绩一直很亮眼,从广州华南师范大学艺术设计毕业之后到韩国国立首尔大学读书。在这期间他的作品先后参加了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并入围最佳剧情片;微电影《To my best Korean friend》收获韩国外交部阿里郎TV国际微电影比赛银奖;2012年还参与了丽水世博会影像3d内容制作和动画制作等等。
在编者向高汉威提起这些亮眼的成绩时,他总是笑笑的表示奖项已然过去,现阶段自己的身份就是一个老师和设计师。
高汉威对于自己的多彩经历和获奖成绩看的很淡,他希望的是把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交给那些可爱的孩子们。让中国的动画与艺术设计能够形成一股拧绳,走出自己的道路。毕竟中国文化上下五千年,老祖宗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珍贵、价值连城的文化,而这是那些即使怀揣枪杆,操着优越感的西方列强所没有的。正如中国早期的动画电影《大闹天宫》,一部经典的西游记片段运用中国艺术家独特的线条和色彩绘制,蕴含着浓浓的中国味道,而他的原著则是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
“小时候看的动画所有的创作人员几乎都是非常有名的画家、艺术家,而他们的艺术功底和文化底蕴并不是后辈一朝一夕能够比拟,毕竟身处的时代不同,接受的教育和文化也不尽相同。”高汉威如是道。正如《大闹天宫》的导演万籁鸣先生,一个以探索中国画形式制作动画片,是我国早期美术片开拓者之一,被盛赞为世界著名动画大师。
个人动画MOON
但,你会认为,不是著名的艺术家和动画师就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吗?其实不尽然,只是现代浮躁的商业化模式越来越抢占着市场的份额,使得中国的动画设计渐渐迷失了方向,从而开始被国人吐槽。但是近几年中国国产动画的电影还是杀出了一匹黑马——《大圣归来》。不是编者故意,而是西游记的题材居然又成为了中国国产动画电影的一次成功尝试。
《大圣归来》寄托于完整的故事线和创意化的题材改编,让原本已融入每一个中国人心中的西游记有了新的元素和创想,而其中我想流畅的故事才是本次影片取得“胜利”的关键所在。高汉威就此现象说明,“好的动画需要的其实是一个好的剧本和故事,对于动画,画面好不好看在我看来反而是其次的,与我而言,动画的故事本身足够优秀,就算画工不强,观众也愿意买账,人们的评价也会形成良好,当然,这也是对电影和电视剧同意奏效。”
韩国外交部外国微电影大赛银奖—《TO MY BEST KOREAN FRIEND》
跟高汉威聊完动画之后,他推荐我关注他现下的产品设计。用一句设计师普遍的话语阐述,就是“我们永远对自己是没有局限的。”高汉威对于自己的设计从来就不存在固定领域,他喜欢的想做的,都会直接去尝试。正如06年到韩国的留学生涯本身就不在计划之内,但一时的兴起才成就了现在的他。
UI、交互与品牌是后面高汉威与我聊得最多的设计。他很感恩15年到16年期间能有机会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CAP研究室担任研究员及设计总监是一件幸运的事情。在那一年的学习和拓展期间能够让一个项目的从无到有都是自己作为主设计者跟进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挑战也是一次潜在的机遇,在这里无论是人际关系还是经验学习都让他收获颇多。
UI设计
信息设计
在新加坡高汉威负责着整个团队的设计,包括团队的网页、logo、手机app产品设计等等。并且从策划开始一直到落地,整个过程的设计也都由他一人包办。“所以这个机会很难得,一般毕业只能在公司里做UI或者基本的小图形绘制,基本很少有机会从头到尾来负责整个产品的设计,我想抓住这个契机也抓住了这个机会,这些经验于我而言都是无比宝贵的。”
然而,这也正恰恰反映出了现下年轻人对于资本市场的无力攀爬和对设计师这个行业了解的不够透彻。
韩国信息设计10周年纪念邀请展
“设计师应该是一个综合能力非常强的,无论对于文化和艺术、技术等方面都有涉猎。文化底蕴非常丰厚的才能称之为设计师。”高汉威严肃的强调着。他跟我说了两则小现象反映了现下市场对于设计师的曲解和人们对于设计的理解误区。
高汉威曾经在地铁里听到过两个理发店洗头的小姑凉这样讨论着设计:
“洗头好累,我们去学个photoshop做设计师吧。”女孩A
“UI也不错呀,可以设计自己喜欢的东西”女孩B附和。最后她们愉快的讨论着要去哪个培训机构学习平面设计,争取学成归来的时候当个设计师。
另一次,是在理发店内,高汉威如往常般到理发店修饰头发,店员热情地询问他是否有预约的设计师,高汉威觉得很莫名其妙,这不是理发店吗,怎么会有设计师呢?原来所谓的设计师就是理发店为顾客设计发型的发型师罢了。
这两个小小的现实小故事让高汉威对现下市场给予设计师的理解和认识充满着担忧,在他的认知里,设计师做出来的东西是非常有内涵、思想的,需要经过实践的磨砺和经验的积累。正如曾采访过的一位设计师这样描述道“你是否已经准备好了一场长跑?”毕竟,设计不是游戏,更不是儿戏!
本文为艺家人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及链接
店铺:鑫鑫创意3D打印工作室售价:299
店铺:滴墨恋梅情售价:20.00
店铺:购任性售价:29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