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评论: 0条
访谈设计大师:罗申骏
许多创作者或许会好奇,在国际评审眼中,怎样才叫做好的设计作品?如何评断?标准在哪裡?自2015年开始,连续两年担任红点设计奖评审的罗申骏强调:好的作品,重点还是在说故事技巧。
连续两年担任红点传达设计奖电影与动画类评审委员,JL Design创办人罗申骏本身便是国际设计奖项的常胜军,过去他带领的动态图像设计暨频道品牌设计团队曾为HBO、半岛电视台、Disney Junior做过频道设计及品牌识别,而2015及2016年为金曲奖操刀的视觉统筹,更是颠覆了人们过往的颁奖典礼的想像,让人看到设计的强大力量。
从创作者到转变为评审的角色,罗申骏期待的是参赛者能够从故事的原创性、动画、平面设计技巧等多元面向上,展现宏观的跨领域思考格局。这也是为何罗申骏一直很鼓励学生参与国际竞赛,因为参赛者可以直接面对国际评审所要求的世界高度,以红点设计奖来为例,技术永远不是评审的第一考量,唯有满足完整度、原创性、特殊性及独特性的作品,才能胜出。
从评审角度来看:把故事说好,远比炫技重要
谈起今年担任红点传达设计奖担任评审的经验,罗申骏笑容满面,因为他所推荐的两部台湾学生的动画作品「Meet, or Not」与「哪吒闹东海」分别获得年度唯一的红点新锐设计奖(Red Dot: Junior Prize)与红点最佳设计奖(Red Dot: Best of the Best)。
「哪吒闹东海」这部结合台湾传统戏曲即兴唸歌,辅以缩时拼贴,传递出生猛却又趣味十足的台湾味动画,为什麽也能惊豔台湾以外的国际评审们?罗申骏是这麽看的,具有文化性风格的作品本来就是被鼓励的,但是光有传统的文化元素还不够,还是得回归到设计本身;如何精准操作每个环节,如何环环相扣这些细节,让外国人也能跟上作品的内容节奏,才能感同身受创作者想要表达的情绪。
而另一部学生作品「Meet, or Not」,虽然只是简单运用两个黑白球体,却一气呵成表达出生动剧情,「一开始背景音乐就挑得非常好,创作者选择的也是他擅长的技巧,虽然图片反转很多人都操作过,却能让观者立刻进入状态,所有元素叠起来就是一个成熟的作品。」罗申骏表示。
过去几年屡次获得国际竞赛大奖,也担任国际重要竞赛评审的罗申骏一直强调:好的作品,重点还是在说故事技巧。许多创作者容易被市场流行牵著鼻子走,但是从专业评审角度来看,如何把故事说好,远比炫技重要;因为工具只是帮助创作者传达想法而已,「如果你只擅长工具,却不会说故事,那跟代工有什麽不同?」罗申骏说。
从产业角度来看:设计是带著目的性解决问题
2015年,一场不逊于奥斯卡颁奖典礼视觉盛宴的第二十五届金曲奖,惊豔全台,幕后操刀人正是当时担任视觉统筹的罗申骏。罗申骏一再强调,设计不是艺术,艺术可以按照自己对社会的观察与人生经验产出作品,但是好的设计应该是目的很清楚,创作者在过程中想表达什麽给观众,想要解决什麽问题。
以金曲奖来看,罗申骏的设计目的很清楚,他想要让大家了解,台湾在音乐及动态视觉上是有国际级水准的。就像2007年他回台创设台湾第一家视觉设计工作室JL Design时,他的目的很清楚,就是希望提升台湾在视觉传达上的发展,活络这个市场的专业人才;将近十年过去,从第一家视觉设计工作室诞生,到现在,台湾已经有不少专业人才投入这个领域并生根发芽;而继第25届金曲奖用「声音的符号」带给大家视觉的震撼后,罗申骏在设计上所创造的影响力,也影响了后来金马奖与金钟奖的设计风格,尤其是当初金曲奖,罗申骏透过串联方式,邀集许多年轻设计师与设计公司跨界操刀,开启了更多传达设计的可能性。
JL Design担任2015年金曲奖视觉统筹设计,串联台湾设计原创力。Photo credit: JL Design
对罗申骏而言,所谓的传达设计,并不只是做出美丽的视觉设计即可,最重要的是如何透过设计「传达」与「沟通」。回顾过去罗申骏执行过的案子,运用过的设计手法非常多元,从平面、数位、动画、网站到互动投影,「最重要的不是你用什麽平台或是设计方法,而是你想帮客户解决什麽问题。」
罗申骏说,台湾过去一直是偏食的孩子,在过去以代工为主的产业结构中,社会长期忽略了设计与美感的重要性,随著台湾各个产业都开始意识到设计的重要性,企业或品牌对于设计的需求也愈发急迫,产业看似前景一片看好,但是企业主与设计师之间的沟通落差却日益加深,设计师常觉得客户的思维守旧,而企业端则难以适应设计师的天马行空,看似平行的两条线是否能找到交集?
「全世界的客户说的话其实都差不多,很多客户会希望看起来大器、时尚的形象,但是客户究竟需要、适合什麽样的设计?这就需要大量的研究与沟通。」在这个过程中,设计师可能必须调整,儘可能使用贴近客户的语言来沟通彼此的想法,而非一味将自己的设计理念硬塞给对方。
关于设计,罗申骏自己是这样思考的:客户上门求设计,他的第一层思考就是先从客观方面著手:这个客户有什麽设计问题需要被解决?客户的期待与希望创造的价值是什麽?因为设计的出发点就是去解决问题。找出客观条件后,接下来,才开始用不同的设计概念,透过讨论过程去试著符合这些条件,达到解决的目的。在解决第一层思考后,第二层思考才是自己主观的想法。
你希望透过这个设计造成怎样的影响力?如何赋予设计更多的可能性?如何让观者在看了你的设计之后不仅觉得是好的作品,还想帮你传播出去?再进一步来说,你想在这产业裡发挥的影响力是什麽?这些都是罗申骏在面对设计时的思考过程。
因此,回过头来从评审的角度来看参赛者的设计作品,两次担任红点设计奖评审的罗申骏他发现两件事,一是台湾学生的设计能量非常丰沛,二是学生设计能量虽丰沛,参赛的作品水准却参差不齐。
罗申骏严肃地说,虽然学校老师鼓励学生参赛的用意值得肯定,但是身为指导者,老师更有责任帮学生筛选出最好的作品,告诉学生好的设计作品,标准在哪裡,否则,参与国际竞赛是需要花钱的,加上作品不好的话,送到国际评审手中时,大家会怎麽看来自台湾的创作。
他进一步解释,虽然设计没有标准答案,告诉学生如何思考的过程却很重要,因为他看参赛者的设计作品,最终还是用作品的完整度、原创性与独特性来看,这些都有赖于完整的思考训练。
关于这一点,他却无奈地说,受到台湾过去代工思维与教育太习惯给标准答案的影响,现在他在各大专院校教学生设计时,反而是要帮助学生排毒,不断地反问他们在创作过程中究竟看到了什麽?为什麽觉得这样的设计方向是合适的?不断的回到原点要学生询问设计的动机是什麽?绝对不是好看而已,因为是设计不是艺术。
当设计是你的未来时,你想解决什麽问题
就像他在事业上尽量鼓励更多年轻优秀的创作人才跨界合作,激盪出更多的火花,罗申骏也非常鼓励学生参与国际竞赛。
「学生设计的作品跟业界不同的地方,就在于他没有明显的目的要解决,反而可以更大胆去表现自己的创作,因为到了业界之后就会变得绑手绑脚,所以尽量去尝试一些新的东西,老师也有义务帮学生评估是否有足够的时间与能力去完成。」这是罗申骏对学生参赛的期待。
2016红点传达设计奖「红点最佳设计奖」:The Taiwanese Cobby by Shu-Te University
他说:「台湾永远无法拍出好莱坞电影《变形金刚》,但是不代表不能作出摩登的中华文化,要善用我们文化的特点。」至于台湾的文化特点在哪裡?或许有人认为台湾的缺点就是门户大开,让任何外来文化都进来殖民;但是换个角度想,其实正是这样多元丰沛的文化土壤,从日本文化、欧美文化以及传统中华文化,孕育出创作者更多的可能性。
对罗申骏来讲,透过设计,他希望解决的是台湾的产业停滞问题与流程问题;那麽,对年轻创作者来说,不妨扪心自问,当设计是你的未来时,你想解决的是什麽问题?
店铺:鑫鑫创意3D打印工作室售价:299
店铺:第一印象售价:15.00
店铺:购任性售价:1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