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评论: 0条
访谈设计师:赖彦龙
剧本名称:《在要素融合中做设计》
主题思想:设计,于设计师赖彦龙而言,亦是生活,亦是习惯。在时代一点一滴的变化与进步中,设计如流水一样已慢慢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复古的传统与革新的现代互相冲撞,是保留或剔除?在赖彦龙看来,唯有融合才是最合理的解决方式。而一件设计,成功与否,尚不可由所获的奖项去评判,唯有达成自己的预期与目标,才可说是最大的成功。
剧情概述:2018年6月29日,纳金网小编像往常一样走进纳金网艺家人设计大师专访演播间,工作人员早已在此等候,摄像已摆好机位,灯光也已就位,大家都满怀期待,因为即将迎来的,是艺家人设计师专访第291期嘉宾,曾获2017红点奖的设计师赖彦龙。随着一阵掌声响起,在聚光灯的跟随下设计师赖彦龙出现在了我们的演播间。小编起身走上前去,与赖彦龙礼貌地握了手,欢迎他落座,故事由此展开。
主要角色:男一号:设计师赖彦龙、女二号:纳金网小编(兼主持人)
第一幕:第一件产品愿使其成为经典性的存在
场景:纳金网艺家人设计大师专访演播间
人物:设计师赖彦龙、纳金网小编
旁白:对于一个设计师来说,最难忘的,莫过于设计出自己的第一件处女作,或许它尚未成熟,又或者它刚一问世就赢得了可观的反响,也许它就此定位了今后自己的设计方向,而值得铭记的,是在设计过程中自己的心路历程,所感所悟、产品诞生前的兴奋与能给用户带来全新体验的期待,但无论结果如何,就像赖彦龙所说: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智灸智能艾条 2017红点奖
这是一个中医艾灸产品的现代化转型,基于传统艾灸的工作原理与效用研发的一款科技艾灸产品。传统的艾灸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明火与较大烟雾,在其中可能会对使用者造成烫烧伤或呼吸道感染等危害,我们设计的智灸SMARTMOXA希望用户可以健康安全有效地进行艾灸,让为了健康而进行艾灸的用户不再担心受其巨大威力的误伤。让用户更安全简单便捷的使用艾灸,我们也提供了配套穴位服务让更多人能够更专业安全的使用我们的产品。在更具体的造型设计中,为了让传统的艾灸使用者对其不陌生,我们使用了移情设计方法,在使用方法和形体尺寸上尽量的符合用户对于艾灸的认识认知,让其能够更好地接受智灸SMARTMOXA这么一个替代传统艾条的现代化中医理疗设备。
纳金网小编:
亲爱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的演播间里邀请到曾获2017德国红点设计大奖的设计师赖彦龙,此次他将为我们分享一段怎样的的设计故事与作品呢?
赖彦龙您好,设计对您来说意味着什么呢?您的设计作品智灸是您在大学期间就开始的一个设计项目,您当初为什么会想要设计这样一款中医艾灸产品呢?
赖彦龙:
设计对我现在来说,可能意味着生活,也可能意味着习惯吧,因为生活中的很多问题都需要用设计思维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有很多朋友问道,为什么不设计随身的,不设计有XX功能的,其实这在我们最开始的构想当中,都是有过考虑的,但是对于第一件产品,我们是希望它能够成为一件较为经典的产品而存在的。
传统的艾灸是通过燃烧艾柱对人体相对应的经络穴位进行灸疗刺激,这也是较为专业型的灸疗方式。艾灸是建立在经络穴位的基础上的一种疗法,人们不同的穴位针对不同的部分以及症状,艾灸要根据不同的症状及个人身体进行针对性的刺激治疗,那么对穴位的单一艾灸是十分重要的,并且要求效用强劲,且不能对用户产生伤害性。
纳金网小编:
从您的资料里可以看出您最为成功的一件作品当属智灸这款中医理疗产品,那您今后的设计方向会偏向医疗产品的设计吗?
赖彦龙:
作为一个比较年轻的设计师,其实我不认为我有哪件产品是成功的产品,但智灸确实是我近几年时间花了最长时间思考与打磨的产品,其中会有不完美之处,也会有人不喜欢,但是一切的问题,我想用户是有最大的发言权的,我渴望听到用户的评价和指出问题,这对我在后续的产品设计和用户分析上会有较大的帮助。在设计方向上,我应该不会限制于某一个品类里面去,近年来我在解决设计问题的时候,更趋向于去将问题的各项对立要素进行融合,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保守与开放的结合,是我很喜欢的一种设计解决方式。
纳金网小编:
您有提到您的作品智灸将在今年上市销售,因为这是一款新型的中医理疗产品,市场或者消费者可能会对其有不同的评价,您会怎样去对待这个问题呢?
赖彦龙:
我觉得只要市场和消费者能够给出反馈就是一件好事情,提出问题代表我们有进步的空间,我始终是认为没有完美的产品,我们每件产品都会有自己的定性和定位,我们格外关注我们规划范围内的用户真实的反馈,这对我们进行后续的产品优化有很大的帮助,至于很多用户之外的声音,其实可以很简单的分辨其出声的目的和原因,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吧。
第二幕:生活中的常态不宜繁复的艺术化,传统与现代的协调要能满足用户需求
场景:纳金网艺家人设计大师专访演播间
人物:设计师赖彦龙、纳金网小编
旁白:人类文明在不断地演变更替,有些传统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顽强地保留下来并延续至今,在这全新的时代里,面对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冲撞,我们所采取的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而如何去协调二者并加以融合无疑是一个设计师在设计一件自身带有传统文化性质产品时所要考虑的要点之一。
茶饮壶
看多了咖啡机,总是会想要有一款茶饮机。我是一个不会泡茶但是又喜欢喝茶的人,茶叶在沸腾的水里进行翻滚着实极富魅力,但是对于我这懒汉来讲,喝茶时候喝到茶叶也是十分不畅。如果有这么一个茶饮壶,能够让我如正常喝水般,那想来是极好的。
喝茶的产品在我的印象中是一件饱含中式传统意味的产品,因为目之所及大致都如此;转而到意象时候,又是一个混沌无极而清雅冷峻的产品;到最后具体形象时候,又是以黑灰色调构成,圆套圆,圆合方的产品造型。
纳金网小编:
我们知道,茶文化是人们在饮茶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文化特征,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关注茶道,注重茶的艺术品尝形式,从茶具的挑选到品茶都各有讲究,而您的作品茶饮壶则是一款现代型的便携饮茶工具,您是怎样看待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呢?
赖彦龙:
喝茶这事情,要说艺术也是艺术,但是更多的却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个常态,艺术起源于生活,但是生活不只有艺术。这款产品的话主要是想在家中做一个常用喝茶的工具,我们现在家庭中会备有咖啡机、榨汁机、豆浆机等,使用率对于我个人而言都不算很高,但喝茶是我生活中的常态,不想要过于繁复的艺术化,让喝茶回归平静的生活,成为一种生活的新常态,这是设计这款饮茶产品的目的和想法。
纳金网小编:
您在设计像智灸这种有一定传统文化背景的产品过程中,是如何协调它固有的传统元素与现代新型设计之间的关系?
赖彦龙:
针对于实用性产品而言,我觉得协调元素的主要目的是符合用户的需要,心理需求和功能需求都要进行满足。对于智灸而言,它的传承不需要进行花纹或者是某种造型的延续,而是对于效果的继承与加强,在功能和用户体验上通过现代科技去逐步完善,保证产品效用的同时让其更符合当代人的产品使用。在做设计协调的时候,首先需要确定自己的目的是什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明确主要问题后进行解决,围绕着设计的目的中心进行问题解决即可,元素之间的融合考虑在我看来属于一种自然而然的事情。
第三幕:在元素融合中做设计,整体规划最重要
场景:纳金网艺家人设计大师专访演播间
人物:设计师赖彦龙、纳金网小编
旁白:无论是做哪一类的设计,设计师都需要从产品的品类出发进而根据用户需求做一个全方位的理解与探索,仅仅站在单方面的角度往往无法使产品达到一个完善的程度。一个产品从开发到问世,涉及到数个一系列的环节,从初期的规划到中期的设计再到生产制造到最后的投入市场等,环环紧扣,缺一不可,而对于不同环节的重要性,每个设计师心中也许有不一样的评判标准,赖彦龙则极其看重初期的整体规划。
纳金网小编:
您提到在您的业余时间有进行情趣产品的设计开发,所以这类设计可以说只是您的一种爱好而没有把它当作您主要的设计方向是吗?
赖彦龙:
算是一种业余的产品设计爱好吧。对于我而言,我需要加强自己对于用户的认知,对于人性的更深理解无疑会让我在这方面快速进步。性对于整个人类而言都是极其重要的一环,而性需求与性偏向则从侧面可以反映出一个人最真实的一面。情趣产品在一定环境下可以把用户很简单的分为男人和女人,人类天生就有性欲,这是一个面临全用户的产品方向,在尝试满足全用户的产品需求过程中,找到自己的产品偏向,对于我自己而言是一个挑战。我认为对于设计师而言,显性的工作是解决问题,但是解决问题的时候,我们需要知道问题究竟发生在哪里,为何会发生等,才能更好的去解决更多的问题。
纳金网小编:
对于情趣化产品设计,您认为它跟概念型设计或其他类型的设计有什么不同?需要注意或传达的重点是什么?
赖彦龙:
情趣产品与其他产品最大的不同,大概就在于它需要深入探索人性了,需要了解到不仅是个人的问题,而是需要锻炼一种由个人思考过渡到对整个社会的思考,从一个社会思考过渡到全人类与生物的思考,由大的整体发现逐步浓缩到局部,甚至是个人,需要进行全方位的探索与问题的分解。
目前情趣产品市场很大的一个问题在于,很多设计师与开发者总是认为自己站在男性或女性的角度,去使用社会通用认知去开发产品,真正在进行情趣产品的设计与开发时,需要站在一个观察者的角度去观望与思考,需要时刻转换自己的角色,但前提是真实的了解这些角色。
蒹葭
花瓣造型的一款女用情趣用品设计,也是希望用东方的柔和线条来诠释一款情趣用品,让其不仅仅是情趣用品,用户接触到的时候也能带来不一样的体验,中部的凸起能够让用户开发出与传统情趣产品不一样的玩法体验。
纳金网小编:
从您提供的三件设计作品中,每一件的所属类型以及功用都各不相同,但对您来说,有没有一个总的设计思想或设计理念是贯穿于您所有不同的设计当中的?
赖彦龙:
我的思想更多就是喜欢融合,就像是做很多事情,我不喜欢说要A就不要B了,我会想办法去让A+B或者是让与A与B去形成一个新的组合,但这也不是一个完全的定论,很多时候是就事论事,但我一般的思维运转是先思考融合会不会更好,单一偏向会不会有些极端。
纳金网小编:
您在设计产品的过程当中,除了负责整个产品的设计,会不会也参与到产品的生产制造当中呢?在一个产品问世之前,您认为哪个环节是比较重要的?
赖彦龙:
产品的生产制造环节是必然要参与的,我主张部分设计师可以进入到产品的市场营销环节与销售环节中,即时收集一线产品使用者的体验反馈。其实在做一件产品的时候,产品的造型设计或者是结构设计往往是很次要的工作,只能代表一个环节而不是整体,这与我以前对于产品设计的认知有很大的区别。
我觉得产品问世之前,其实很多环节都很重要,如果让我说哪个环节最重要,那么肯定是初期的整体规划环节。你需要去规划品牌调性、目标市场与用户、产品定位、成本核算、研发周期、资源调配等各项要素,你需要很明白的去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做什么产品?为了谁去做这件产品?我们的目的是什么?实际的结果如何?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结果?以及成本核算对比等等各类问题。我们希望在开始的时候做更好的判断,减少误差,完成一件产品应完成的使命。设计在一定角度上看很简单,但是产品不容易,设计师不该存在想当然的设计想法,或许可以粗略的说,产品设计是商业与艺术的结合。
第四幕:多尝试、多实践,为用户提供好作品,真正让设计改变生活
场景:纳金网艺家人设计大师专访演播间
人物:设计师赖彦龙、纳金网小编
旁白:中国设计在不断自我完善中正以一种上升的趋势发展着,越来越多的设计品牌像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这也得益于诸多爱好设计从事设计的人员投入到这个行业中来,无论是设计新人或是资深设计大师,在设计界里,要想不迷失不膨胀,对自我的正确定位变得尤为重要。一件成功的作品,一个专属于自己的品牌,对一个设计师来说也许是一种莫高的成就,然而赖彦龙对此却有着不一样的想法与见解。
纳金网小编:
目前在各种不同的设计行业里有很多出色的设计师,无论是新晋小生或是资深前辈都遍布在中国设计的不同领域里,那么在这个设计的大家庭里您是怎样定位自己的呢?
赖彦龙:
我对自己的定位更多是初出茅庐的设计新手,很多问题都需要向前辈们学习与自我学习的,但是就自己的设计模式上,也开始在逐步完善适合自己的设计流程方法。设计的成果更多与设计师的个人思维相关,技术实现知识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但是二者有时候并不冲突。做为设计新手,我觉得自己更应该做的是锻炼自己的思维,强化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际的产品设计制造销售中,多经历一些,多尝试一些,多实践一些会更好。
纳金网小编:
您认为评定一件好的设计作品的标准是什么?在您看来,获奖的设计作品是否就等同于是一个成功的设计?
赖彦龙:
一件好的设计作品在我看来,它首先要有明确的目的方向,并且能够较好地完成自己的使命,在整个产品的生命周期,受到所有环节的热爱以及支持,那么这就达到了好的设计作品的标准了。设计师需要在设计初期就对产品有一定的预期力,超出预期的事情都需要进行反思。获奖不获奖只不过是他人的一种认可,成功的设计更多需要自己的认可,完成自己的预期目标,提高自己对产品整体的理解度。
纳金网小编:
您目前想要做更多的产品设计,那有没有打算做属于自己的设计品牌呢?
赖彦龙:
似乎很多设计师都有想做自己的品牌,在我看来做不做设计品牌没有太大的关系,更重要的是能否给用户提供让他们满意的产品,要不然徒有所谓的品牌不做好的产品,又有什么意义呢?
作为设计师我觉得给用户提供更好的问题解决方案很重要,发现用户的一些潜在问题也很有趣,我们有很多方式都可以实现自己的设计想法,如果只是为了满足个人的虚荣心,我觉得一个所谓的品牌意义不大,但如果真的可以很好地给用户带来改变生活的高度时,我觉得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而自己暂时是达不到这种程度的。
纳金网小编:
感谢设计师赖彦龙此次的精彩分享,让我们预祝他在今后的设计道路上越走越宽,为我们带来更多绝妙的设计作品。
今天的专访到此结束,感谢大家收看!
本文为艺家人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