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学生而后转入艺术设计,只为内心的热爱。学生期间,执着于自己的爱好,认真钻研,毕业后积累经验,开启了自己的工作室。拥有德国红点奖、文化部扶持计划入库等作品,将创意设计与传统文化融合,从心所欲而不逾矩。本期带你一起探访设计大师王井龙。
纳金网艺家人设计师——王井龙
王井龙:
大家好,首先感谢纳金网的特邀专访。我是王井龙(well),来自雾霾之城国际庄,毕业于大连工业大学,目前在做个人工作室。从事文创产品、智能家居、智能穿戴、导视装置等设计。看到专访引言其实很尴尬的,尤其是“大师”两个字,分量有点重,感觉像在说风水大师感觉。前段时间还和朋友在聊说“中国大师太多”,没想到自己今天会躺枪,人果真不能干坏事。我不是什么大师,确切说我是在生活和设计的之间游离的浪子,是一个不懂设计的局外人,只是随心去做自己认为对的和对社会有意的事。对于设计圈名利双收的佼佼者,就单单平台上专访的设计师而言,我不过是一个学徒,是一个不太专注设计的改造者,是一个设计边缘捡漏的拾荒者,也是一个愿意为他人造梦的圆梦师。我其实兴趣还很广泛的,从户外运动、写作、演戏都有尝试,现在在朝着跨界设计师努力。
纳金网:
你好,我们了解到你在学艺术设计之前是读工科的,而后也还继续补充室内和建筑学知识,这些经历对你的设计之路有哪些帮助呢?
王井龙:
工科转读艺术设计是场意外也是命中注定,如果没有中学的意外或许我会是一名医生也或者自己正向发明家的道路在前进。工科的做事严谨的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转换能力,是艺术设计学科学生所欠缺的,同时艺术设计的发散思维也是工科的短板,两者之间相辅相成。在设计产品可行性评估上工科的严谨逻辑思维就占了很大比重,使得设计产品不是神马,成型和落地系统设计就相对容易。
室内和建筑学的知识,相对而言是扩宽我的设计思路,更多考究产品所处空间内物品和空间关系,物品与产品间关系,产品诞生与消亡对整个环境的影响。而不会陷在单个产品功能范涛。产品设计中使用场景的合理性是检验产品实用性和合理型很大比重。而空间关系研究很好解决产品在考虑使用场景里的缺陷。是产品尽量融入不同使用空间。在产品展示上就会考虑所处的空间环境对产品性能的影响,从而从策略利用现有空间尽可能大的呈现产品最好状态。
获得德国红点概念设计奖作品“sit.firm”
纳金网:
2016年你凭借“sit.firm”这个作品斩获德国红点奖,我们这个作品不仅在外观上花了心思,在材料上很有讲究,能为我们介绍一下吗?
王井龙:
其实 sit.firm这个作品是件取巧的设计,是专为“第七届为坐而设计”研讨做的一款表达自己想法即时作品,它也是我当时心境的反应,与其说它是一款产品,不如说它是一个禁锢思维的雕塑再现——植物纤维琥珀。
设计灵感来源:水到冰状态转变导致性能变化。冬天麻绳沥上水就变成坚硬的棍子。sit.firm最初想法只是想通过软性材质通过特殊硬化处理,达到废弃绳索再利用。从而突破人们对软性材质承重思维定势。形式采用中国结编织和牢笼的形式感,凸出画地为牢禁锢与牢固安全的双重意思。承接座位在人权地位的现实意义。加入九五至尊独一无二的思想。通过有型牢笼与无形牢笼的转化,传递出突破固有思维。
材质上,发展成五中废旧回收材料,主要是配合加工工艺,和五行相生相克的思想传递出刚柔并济、以柔克刚、以刚克柔形式需要。
作品“原点.括号.句号”
纳金网:
据悉,“sit.firm”这个作品目前还只是概念产品,并没有投入实际生产,如果要投入生产还需要做哪些改良呢?亦或是还缺少哪些条件呢?
王井龙:
sit.firm也不能说停留在概念产品上,我自己亲手打烊过。之所以没有投入生产,是资金链出现问题,合适厂家没有找到,3d打印成本太高,国内的精度打不到。投入生产时候有多种加工方式可以完成,北方的合适厂家没有找到,不懂南方的厂家行情。就自己打烊过程说,难点在于融合和定型以及最后编织出的抛光。
作品“MOMENT STOOL”
纳金网:
你担任过北京联悦科技有限公司商业道具设计师兼设计总监,而后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自己创业后相比与之前带来的最大收获是什么?为什么?
王井龙:
那段经历是我人生中最黑暗的一段时期,任职期间七次商业展览上百件产品设计任务,从商业展览策划展位设计到合作厂家产品设计以及现场展陈都由自己亲自操刀。公司资源不对等,付出与回报不等,无设计氛围的团队,长期加班导致身体的不适,毫无没有成长前景。导致我辞职后曾一度对设计测底失去兴趣。将近两年在设计边缘游荡。
一、创业前后最大收获,在于产品归属权在于自己,自己可以选着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去研究。同时,也认识到参加设计比赛的重要性在国内大环境下的重要性。创业前,自己是对名利无感的人。遭遇创业前的那段路,明确设计能力需要一些名牌效应。
二、组建合理团队的重要性,孤军奋战往往不会有好结果。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做设计很快乐,跟行业专家跨界合作也扩宽很多知识面。
作品“对号入座”
纳金网:
在你的很多作品中都融入了很多中国风的元素,包括获得德国红点奖的“对号入座”、“符号”、“火红有鱼”等等,你如何看待将中国风元素在设计中的地位,这个元素在你今后的设计中将会有一个怎样的比重。
王井龙:
中国风的元素应该是与生俱来的东西,是根植在成长记忆中的。没有刻意去融入。它是市场是空间所决定自然而然的元素。设计背后都有一个故事而这个故事就是成长的经历。中国风的元素很多设计师在用,几乎都在寻找记忆。我认为的中国元素在于其教化意义,在于潜移默化对人应为的影响。因此我设计的家居产品更多是使使用者参与其中,与产品本身产生共鸣,而非旁观聆听。没有一个人喜欢说教,更多喜欢感知。这就是我采用交互形式展现中国元素原因。中国被欧美文化日韩文化入侵,而中国文化为什么不能影响他们呢?中国元素现在在表现形式上还处于静态模式上,动态中国元素还没有呈现,而那些国家文化很多是动态文化,全民参与模式在发展。中国道家文化最主要思想就在于阴阳平衡动静结合。动态中国风元素在未来国际化舞台有很大前景。这也就是我设计“原点.括号.句号”这组家具意义。
我不敢说中国元素占我今后的设计多大比重,必定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自己的知识储备也有限,我面对历史和各位设计泰斗优秀设计师都只是一个局外人,一个小学生。但我会不断填补自己空缺加大对国学文化理解,在合适的作品上运用合适的文化,力求作品的鲜活自然。
中国元素适可而止,找到很好媒介去完善自身呈现文化,才是正真复兴民族文化。中国元素在我众多设计方向里面也只是一个点,不会刻意去添加。自身的东西还是随遇而安,自然流露到作品中为好。
作品“攀爬摇椅”
纳金网:
你的作品很多都是家居创意,家居和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你如何看待家居产品舒适和创新之间的关系呢?
王井龙:
家居产品的舒适和创新个人觉得不在同一个纬度。家居产品的舒适度会随着人对空间的要求和感觉发生变化,很大程度上是心理学范涛的生理疲劳所致,长期使用同一家居产品或所处同一空间就会产生周期性的感官麻木感官疲劳,这如同恋爱中七年之痒、服装中反季流行一样。创新更大意义上是给家居生活添加调料,增加新鲜感。有些家居产品创新不是为了舒适。创新是点,舒适广义上是面。
作品“火红有鱼”
作品“雷锋骑灯”
本文来自艺家人原创,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及回链;微信:narkii2011 QQ:2044584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