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懿武,云造科技创始人兼 CEO,毕业于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工业设计系。仅仅本硕7年,他充分发挥设计天赋,先后斩获10余项德国红点、IF等国际设计大奖。89年出生的他,如今已然是一位在设计,技术与商业之间行云流水的跨界创客。
纳金网艺家人设计师——邱懿武
纳金网:
您在求是园里做了6年的设计师,之后选择了创业,在这个转变下您最大的感触是什么呢?
邱懿武:
在学生时代,做任何的设计作品,创意可以更加大胆和充满想象。但是,作为一个被投资的项目,作为一个创业者,我们需要更多考虑商业逻辑和市场需求,需要更加深入去分析和洞察消费者。这是一场发现市场和占领市场的实战。
好的创意,需要市场化的运营。我们需要去做用户定位和市场分析,不能脱离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去制造产品。对设计实用性原则的思考,对市场和消费诉求的把握,是我们在产品量产过程中,思考最多的问题。云马C1就是在对经典设计和产品实用性之间做出权衡后,研发的产品。2015年底的淘宝众筹,云马C1获得了1000多万的众筹好成绩。这就是市场的任何和反馈。
作品:《云马C1》 云马旗舰店
纳金网:
基于什么情况下,您会想到设计代步工具的呢?
邱懿武:
衣食住行,行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需求之一。2014年,滴滴和快的缠斗,让我隐隐感觉到出行领域将迎来一场不小的变革。联想到以前帮老师做平衡车的经验,我做了大胆判断:未来两到三年内,极具个性的新能源代步车会被国内年轻人接受。“移动”互联网,即将到来。所以,我们选择了在出行领域深耕。
彼时,电动自行车在欧洲等地区已经非常流行,但国内对这一品类几乎还没有太多认知。且世界上90%以上的自行车其实都是在中国组装和生产,这就给我们这代人“中国的就是世界的”机遇。我们希望通过设计的思维,去改造传统的出行领域,通过设计去驱动产品创新,为城市短距离出行,提供更优的解决方案。
创意落地中,实际制造水平和设计细节之间的差距,是最挑战我们的环节。为了忠于设计,产品生产过程中,很多零部件需要重新开模。这对我们自己和供应商,都是全新挑战。很多细节由于生产和制造成本过大,设计上也不得不做出一些妥协。但我们尽量通过供应链管理和优化的方式,去降低生产制造过程中成本,尽最大努力,去保留我们的设计理解和产品定义的初衷。
红点获奖作品:《云马X1》
纳金网:
现在云造已推出云马X1、C1、EVELO、MINI四种产品,能大致给我们介绍下您的理念吗?
邱懿武:
云马任何一款产品的设计,都遵循美观性和实用性的高度结合。云马的品牌理念,就是希望创造高性价比,时尚外观与卓越技术完美融合的智能出行产品,让大部分人都能够感受到不一样的出行乐趣。
云马X1是云造第一款推出的产品,曾获红点至尊奖。作为一款自主研发的可折叠智能电动车,云马X1突破了传统电动车傻大笨重的造型,巧妙的将电池及控制器部分影藏在前叉管内,整体采用轻盈极简的造型语言,成为国内新能源代步工具的领航者。
云马C1和云马mini则延续了云马的设计理念,将轻巧时尚的外观和强劲稳定的动力相结合,真正解决城市短距离出行问题,同时又不失为年轻人的时尚单品。云马EVELO则更是将简约自然的设计语言发挥到极致,融合北欧斯堪的纳维亚设计风格,同时在功能方面做了很多改变,真正做到了美观性与实用性的高度结合,云马evelo也因此斩获红点概念设计奖。
作品:《云马mini》
纳金网:
您曾经身陷“抄袭”风波,对于圈内的这种事件您怎么看待?这件事对于您,对于云造有什么影响?
邱懿武:
这是云马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的一次“洗礼”。第一次被卷入这样的舆论风波,说实话,一开始有点不知所措;自己投入心血研发和制造的产品,被误解、被指责,内心有难以言喻的痛苦和委屈,一度情绪十分低落。但我明白,这些或许都是创业路上必经的磨难。
后来,一位师兄告诉我“不断推出新产品,让时间去说话”。我希望能融合科技和设计的力量,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价值。这让我获得了重新坚持的动力。
我们学会了要更加注重保护自己的劳动成果,也让我们更加有意识地去记录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我们学会了重视专利的申请和保护,也让团队获得了危机公关的经验。对我自己而言,我的抗压阈值增加,也更加从容和坚定。未来会更多把精力集中在产品上,把好的产品带给消费者,用产品说明一切。
作品:《云马EVELO》
纳金网:
云造致力于走国际化路线,目前海外市场进展如何呢?
邱懿武:
云造进入海外市场,源自我们的创业初衷,我们希望做一家国际化的公司,希望用好设计好产品改变世界对中国制造的看法。而且对于电单车这一品类,海外用户的认知更高,市场也更加成熟,较低的用户教育成本,也会让我们更加轻松地打开海外市场,强化云马uma品牌的认知。
自2016年上半年开始,云造一直在努力拓展海外市场。去年5月27日宣布进军韩国市场后,云马C1先后入驻韩国乐天、现代、新世纪三大顶级的百货公司和 Emart Traders 11家连锁店。过去一年,云马电单车已在新加坡、英国、法国、西班牙、以色列、泰国、韩国、缅甸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上市销售,并取得了不错的业绩。云马C1截止目前海内外总订单已超过40000台。
除了产品的国际化销售渠道外,目前,云马正积极与国外的团队,就共享滑板车业务开展合作。争取在不久的将来,将电动滑板车的共享,同时推向国内国外两个市场。
纳金网:
接下去有打算推出什么新产品吗?是否方便透露?
邱懿武:
是的,云马接下来会继续推出各种智能出行产品,以每年推出1-2款新品的速度,进行自主研发设计和生产。具体产品细节,目前还不方便透露,但是我们依旧会聚焦在城市短距离出行,不断通过个性化的设计尝试,为消费者提供充满想象力和科技感,且又富有实用价值的出行产品。
目前我们的产品主要定位于城市年轻人群体。未来,云马的产品体系也会向孩童和老年人延伸,面向整个家庭,比如young系列、kids系列和elder系列,满足不同年龄层次的消费需求。未来,云马希望做伴随每一代年轻人成长的互联网品牌,培养他们的消费理念和出行方式,从而扩散到整个家庭。
云马智能单车系列简介
纳金网:
目前共享单车越来越普及,人们也享受其带来的便利性。这会与云马系列的“智行车”存在竞争吗?
邱懿武:
并不会存在直接竞争。共享单车的普及,反倒让出行领域的大众视野,重新回到两轮上来,这对云马来说,是新的机遇和挑战。
共享单车的兴起,打开了共享出行的大市场,人们的出行方式正在被悄然重塑。但是整个共享出行领域,仍存在着未被挖掘的需求,存在着很多差异化的机会。比如,共享单车之后,共享电单车、共享电动车和共享汽车的兴起。
其实,云造从成立之初,就不局限于出行产品的设计。在云马的电单车项目中,早就已经植入了共享的概念。打开云马智行车APP,可以查看附近拥有云马的用户;通过点击“申请体验”,就可以与他实现互动和共享。可以说,从云马设计之初,就包含了社区化共享的属性。
所以,在共享大背景下,我们将探索符合云马个性的共享出行模式。云马的设计团队,孵化于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学科交叉的背景,为我们的研发积累了优势。同时,我们的投资机构中,有高通、富士康和阿里的支持,这为我们的技术研发,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后续,云马将继续发挥产品设计的优势,以更加个性化、场景化、定制化的方式介入共享出行领域,助力共享出行领域有序、健康发展。
云马滑板车系列
纳金网:
非常感谢懿武的分享,我们也遥祝您的云马智行车可以越走越远!
邱懿武:
谢谢纳金网平台!
本文来自艺家人原创,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及回链;微信:narkii2011 QQ:2044584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