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在美国的产业并购旋风 - 纳金网
联系我们

给我们留言

联系我们

地址:福建省晋江市青阳街道洪山路国际工业设计园纳金网

邮箱:info@narkii.com

电话:0595-82682267

(周一到周五, 周六周日休息)

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中国企业在美国的产业并购旋风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浏览数:
责任编辑:王梓
时间:2011-09-26 10:09

[导读]中国收购美国制造商和新兴工业企业的好戏正在一幕接着一幕地上演,遍及各个行业。媒体已经注意到中国的企业对战略型矿产和自然资源的全球收购,但尚未注意到中国企业对制造行业企业的收购。

        近日,三一集团总裁唐修国表示,公司按照既定策略,继续在欧洲和美国进行资产收购。此前,三一集团一直加强对美国的投资活动,例如计划投资6000万美元建设位于美国Peachtree的组装厂,首批产品将是安装混凝土泵设备的卡车。

        中国收购美国制造商和新兴工业企业的好戏正在一幕接着一幕地上演,遍及各个行业。媒体已经注意到中国的企业对战略型矿产和自然资源的全球收购,但尚未注意到中国企业对制造行业企业的收购。

        这些收购举措,不完全是在萎靡不振的美国经济时期寻求廉价资产的回应。中国企业,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私营企业,都不会投资不确定的或毫无价值的外国资产。这些公司被收购前都具备继续盈利的能力,但如果继续作为美国顶尖的工业买家的供应商,能否继续生存是值得商榷的,因为他们提供给美国顶级公司的利润率已远远不能与美国顶级公司向发展中国家出口所寻求到的越来越高的利润率相提并论。

        这是个非常重要的趋势。表明中国制造型企业并购跟其互补的小型美国企业是良性的战略扩张。美国大的制造业公司的产品盈利都是依靠其制造和销售环节的离岸转移。例如GE公司,在美国国内的核心工业收入在2011年第二季度缩减3.4%,而其国际收入飙升23%,占其总工业收入的59%。也就是说,卡特彼勒、GE和全球顶级的美国制造商都放弃了他们国内外的小客户,转而重点关注大的高利润的客户。而中国大陆的制造商们已经获取了越多越多向小采购商们出售产品的机会。顺着这个势头,中国的大型制造商自然会进入美国市场并服务那些被美国顶级企业放弃的中小企业,这也是新机遇所在。

        美国中小型企业长久以来都是以低价策略与顶级的制造商抗衡,今天他们已没有规模和信誉能够得到生意。像三一重工、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华为、中兴、佛山名焊机电、比亚迪、海尔和许多其他资本雄厚的中国工业制造企业都具有开放的姿态,迈出了在美国建厂的步伐,我们认为这些企业应当在合适的利润区间将产品销售给美国本土小的采购商。虽然开始时会无法与美国顶级制造商媲美,但最终能够获得更大的美国国内和国外客户群。

        我们对美国大型企业在美国本地市场营销人员减少的进一步研究,更加表明了美国大型企业向战略性客户的转移。重要的是,这一转移将使得美国国内的中小规模的工业采购商的市场需求无法满足,因为美国顶级制造商对这些市场的关注度在持续下降。中国的资本和国际市场战略应及时填补这一市场空缺。

        在未来的几年,我们将看到全球发展具有讽刺意味的逆转。自1982年,外商投资迅速地推动着中国工业经济的发展。而2011年以后,中国到美国的直接投资将会成为振兴美国工业经济的重要推手。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纳金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TAGS:收购 中小型 中国企业 美国企业
  • 网友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关闭

    全部评论:0条

    联系方式

    服务热线:15059788121/13489872927/15959158412

    换链QQ:435820619

    电子邮箱:info@narkii.com

    联系地址:福建省晋江国际工业设计园5号楼

    福建省纳金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闽ICP备08008928号-1

    Copyright www.narkii.com 2008-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开展“净网2019"专项行动,坚决保障网络空间清朗

    IOS版

    安卓版

    官网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