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内燃机行业步入结构调整期 - 纳金网
联系我们

给我们留言

联系我们

地址:福建省晋江市青阳街道洪山路国际工业设计园纳金网

邮箱:info@narkii.com

电话:0595-82682267

(周一到周五, 周六周日休息)

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我国内燃机行业步入结构调整期

来源:中国机械网 浏览数:
责任编辑:站长
时间:2009-10-27 09:46

[导读]根据规划,行业将在进一步产业结构调整中实现稳步增长,到2015年,按7%增长率,我国内燃机产量保持世界第一位,到2020年,将使中国成为世界内燃机强国。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内燃机工业从小变大,在技术、市场以及产业结构等各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目前,业界人士表示,下一步内燃机行业的目标是由大变强。

  名副其实的内燃机制造大国

  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最近对行业的未来作出展望,目标就是在成为内燃机制造大国的同时,努力成为内燃机制造强国。

  根据规划,行业将在进一步产业结构调整中实现稳步增长,到2015年,按7%增长率,我国内燃机产量保持世界第一位,到2020年,将使中国成为世界内燃机强国。

  届时内燃机行业要实现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主要产品立足自主开发;奠定零部件的坚定基础;进入国际采购体系,促进相关产业同步发展,包括汽车、农机等产业,建立完善的销售服务体系。内燃机行业最终成为对国民经济增长有重大支持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提供性价比兼优的、用户满意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内燃机产品;成为世界动力总成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

  从简单仿制到逐渐自主开发,再到引进先进技术装备消化吸收再创新,我国内燃机行业迈着坚实的步子走来。

  2008年,中国内燃机产量6112万台,总功率10.3亿千瓦,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内燃机制造大国。

  60年,记载了太多次技术突破与创新,见证了我国内燃机工业技术水平和产销量迅速提升,同时开拓国内、国外两个市场,逐渐融入世界内燃机工业体系的艰难过程。

  现在,以我为主、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集成创新正在成为内燃机工业技术创新的主流,关键总成的技术引进、自主开发经营成为主导形式。

  在轿车发动机领域,技术开发以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主,根据整车比例,轿车发动机领域的自主品牌产品占总量的30%。

  在商用车柴油机领域,已形成以我为主、集成创新的主导开发模式,根据整车比例,自主品牌柴油机市场份额已占国内市场的60%以上。

  在农机系统,多缸柴油机有一块自主开发的阵地,“中国制造”的柴油机基本上满足了我国农业机械对配套动力的需要。

  技术创新跨过减排门槛

  如何才能实现从“大”到“强”的转变?节能减排是重要的途径。在业内人士看来,内燃机行业创新的重点是节能减排,同时节能减排也是中国众多内燃机企业的技术突破口。

  当然,人们也在寻找新的能源,能够从根本上实现资源的节约和零排放,但是目前行业内的共识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以石油资源为能源的内燃机仍将是主要的动力。面对这样的局面,通过技术改造和创新,实现内燃机的节能减排显得至关重要。

  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邢敏介绍,我国内燃机工业围绕着节能减排加快了在技术和环保法规方面与国际接轨的进程。

  在燃油喷射技术上,我国已自主开发出满足欧Ⅲ以上排放标准的电控汽、柴油机,不少企业建立了电控燃油喷射技术开发软硬件平台,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的自主研发已取得成效。

  在涡轮增压及中冷技术上,我国车用柴油机已普遍采用了增压技术。

  在电控技术方面,我国目前已可以开发整个动力装置的电控系统。最近10年,我国与内燃机相关的专利技术数量增加了近十倍。近年来,我国车用柴油机的排放微粒降低50%,氮氧化合物降低40%。

  在满足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的同时,市场需求也在发生变化,高品质的发动机需求比例在不断增加。以车用内燃机为例,乘用车的排放标准日趋严苛,油价的攀升也让消费者对轿车发动机的经济性要求颇高。

  另外,国家信息中心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通过对商用车发动机市场的分析得出结论,随着消费者购买力的提高,所运货物价值的提高,商用车节能和环保法规的加严等变化,消费者对高端商用车继而对高品质发动机的需求将逐步上升。

  这一需求的满足也只能依靠内燃机行业通过节能减排来实现。通过创新创造出节能减排的新产品,通过节能减排的技术改造制造出高品质的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纳金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TAGS:内燃机 结构调整
  • 网友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关闭

    全部评论:0条

    联系方式

    服务热线:15059788121/13489872927/15959158412

    换链QQ:435820619

    电子邮箱:info@narkii.com

    联系地址:福建省晋江国际工业设计园5号楼

    福建省纳金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闽ICP备08008928号-1

    Copyright www.narkii.com 2008-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开展“净网2019"专项行动,坚决保障网络空间清朗

    IOS版

    安卓版

    官网认证